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娱乐
与希望同行!江西省博物馆入选首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江民游 时间:2022-03-25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首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名单,24家博物馆共30项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入选。本次评选突出“示范、参与、体验”的博物馆教育理念,体现博物馆与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政、美术、科学等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课程效果深得青少年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同。

走进乡村学校,促进乡村振兴

江西省博物馆本次获选课程“与希望同行”以文化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关爱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拉近博物馆与孩子们的情感距离。以江西境内贫困地区、偏远地区、革命老区中小学生及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为对象,提供有知识、有趣味、有温度的社会教育课程及研学活动,以丰富的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打造生动多彩的社教内容。通过平板课程、3D文物、课本短剧等趣味形式开展教学,为孩子们带去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感悟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并以赠送助学文具、开展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答学习问题,开阔文化视野,搭建情感关怀的桥梁。

学校的孩子们都特别喜爱这些新奇的博物馆课程,讲解员上课时,常常挤满一圈圈好奇的小脑袋,站在教室外聚精会神地旁听。宣教团队离开学校时也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依依不舍地拥抱、送别。学校教师也对活动给予了肯定:“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平时也很少有机会离开本地,很难接触到外界的新知识,博物馆课程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广阔的天地,也让孩子们收获了学习的快乐和温暖的关怀。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希望你们每年都能来,一直开展下去。”

如今,“与希望同行”课程的脚步已遍及江西全境,与四十余所学校达成合作,覆盖学生群体六千余人,并与当地教师形成双向学习的良性关系,从物质、文化与情感多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博物馆与乡村文化振兴充分融合的途径。

沉浸体验,让红色教育更精彩

叶挺指挥部旧址位于南昌苏圃路心远中学校园内,积淀深厚的红色历史,让前来研学的江西省海军航空实验班的同学感受深刻,研学内容与受众群体完美契合,创新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知行合一”的良好体验。

现就读于海军航空大学的陈耀说:“2018年仲夏之时,怀着锻炼自己的想法和对军事的热爱,我参加了八一馆的志愿讲解活动。每一次讲解之后,老师都会细心纠正我的不当之处。一次次的讲解不仅让我掌握了新的技能,还让我更深入体会了那段红色岁月,坚定了参军报国,翱翔深蓝的梦想。在今后的历练中,我也会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为自己的蓝天梦增添色彩。”

九十五年前心远中学见证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奋勇直前,九十五年后海军航空班用脚步丈量革命旧址,一批充满理想的高中生在课堂导学、远足拉练、志愿服务等环节,将“八一”精神根植于心中。

百花齐放,非国有博物馆参与培根育人

非国有博物馆是文博领域活力强、潜力大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动我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因子。此次获评的博物馆青少年精品课程中,南昌华南博物馆“国风亲子研学活动”、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革命历程中的红色货币”、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拉坯体验课”“青花彩绘”等非国有博物馆课程名列榜单。

南昌华南博物馆“国风亲子研学活动”课程,投壶射礼体验吸引了众多孩子的参与,当老师们把投壶道具摆出来后,孩子们好奇地向老师询问:“为什么要把箭投进壶里呢?箭不是要拉弓射出去吗?”老师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在古代“射”指的是射箭,重在瞄准,古人有时在宴会上进行射箭瞄准比试,但是由于射箭受场地条件限制,所以古人想出来了一个好的主意,就是把箭投进酒壶中进行瞄准比试。久而久之,投壶就成为了一种礼仪流传下来。

孩子们对投壶礼仪充满了好奇,他们穿着古代学子服装,看着前面的小伙伴们,每当有人投进酒壶便会出现一阵欢呼和笑声。“我很喜欢投壶,觉得很有趣,平常都不知道古人有这么多有趣的活动。”程浩然对小朋友说。

南昌华南博物馆褚老师说:“孩子们非常喜欢传统文化。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深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正从‘火起来’迈向‘潮起来’。”这门国风课程,在南昌华南博物馆举办了两年,吸纳了1000余名孩子参与。

2021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财政厅发布《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暂行办法》,拨出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全省非国有博物馆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加大推出非国有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满足孩子们文化新期待、新需求。

跨界融合,因地制宜设计课程

庐山博物馆“沿着冰川去研学”课程,以科学为底蕴,以科普为目标,力求“课程无边界,求知有场馆”效果,将庐山地质科学纳入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中,通过一幅幅冰川地质遗迹图片,现场解答学生问题,互动活泼热烈,学生们听讲解、记笔记、思考问题,用科学点燃少年的梦想。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听课观展,感受到了庐山原来有这么多新奇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让大家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庐山。根据课程设计的“庐山地质遗迹展”,自推出以来受到了青少年和广大观众普遍欢迎,参观者达10余万人次。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全省博物馆将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书写博物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江民游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