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一件700多年前的丝绸服饰被匠心修复
来源:市场信息网 作者:朱淳兵 时间:2022-06-22
修复如初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对出土30多年的南宋丝绸文物服饰进行修复,针对文物出现的破损、霉点、老化等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大动“手术”后,将重新布展,迎接游客观赏。
匠心修复
南宋丝绸文物服饰是德安县1988年在德安县杨桥村周氏墓出土的,有绫襟墨绿色杂宝罗夹衫、散点杂宝罗襟墨绿色绢夹衫、梅兰如意纹罗襟褐色如意夹衫,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至今已出土30多年,德安县博物馆也因此被誉为“南方丝绸宝库”,德安县博物馆馆藏丝织品文物历史价值较高,是德安县博物馆重点保护的珍品之一。
匠心修复
由于丝绸文物是蛋白织物,对温湿度要求严格,南方气候潮湿,温湿度差别大,这种外部环境非常不利于丝绸文物的保存,所以这批珍贵的丝绸文物已经出现极其严重的劣化,部分藏品残缺不全,质地发脆,需分批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科学保护修复处理,目前散点杂宝罗襟墨绿色绢夹衫正在修复中。
匠心修复
“文物是人类历史生活发展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研究、艺术、科学考古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所有的文物是无法再生产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将文物最大限度地保存好,特别是纺织文物,保存和修复都比较繁琐。”参与此次修复的工作人员说,这一件衣物差不多要修复两三个月时间。
匠心修复
据悉,此次文物的修复改变了以往将文物送故宫、丝绸博物馆等修复模式,直接请专家来馆修复,既维护了文物安全,还最大地发挥它的研学教育作用。同时,当地将加大财政资金配套,抢救性修复剩余的南宋丝绸服饰,全力打造全国南宋丝绸服饰精品展。市场信息报记者 朱淳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