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娱乐
70分钟上演17个节目!《浔遗.寄》九江市非遗韵集成功展演
来源:市场信息网 作者:朱淳兵 张远亮 时间:2023-04-28 

4月27日,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九江市演艺交流促进中心、九江市文研(非遗)中心、九江市职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承办的《浔遗.寄》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韵集在该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成功展演,70分钟上演17个节目,包括7个“国家级”项目,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放风筝》剧照

武宁《打鼓歌》剧照

瑞昌剪纸《春韵悠悠》

修水的《茶香千年》

这是一场承载着九江市厚重文化的演出,每一个节目都历经岁月的沉淀。整个展演共分《剪春》、《鸣夏》、《诵秋》、《聚冬》四个板块17个节目,其中有7个节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余都是省、市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来自瑞昌的女子舞蹈《春韵悠悠》(瑞昌剪纸)、来自德安的潘公戏《柳七娘子出棚》、来自湖口的青阳腔《长坂坡》和《草龙》、来自共青城的西河戏《陶母戒子》、来自柴桑区的《九江山歌》和来自修水的《全丰花灯》。

德安潘公戏

《长坂坡》剧照

武宁采茶戏《红梅认母》

修水宁红戏《千里送京娘》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孕育了九江非同它域的独有风情。来自武宁的《打鼓歌》、《红梅认母》,来自修水的《茶香千年》、《千里送京娘》,来自柴桑区的《丝弦锣》,来自都昌的《打岔伞》,来自瑞昌的《百花帐舞》、《岳母刺字》、《岳家拳》和来自德安的《义门陈家训传统》,每一个节目都带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一句句极具穿透力的唱腔甩出,令观众如痴如醉,掌声雷鸣。

柴桑区的《丝弦锣》

柴桑区的《九江山歌》

瑞昌的《百花帐舞》

热闹的舞台上,演员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向市民们尽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荣;舞台下,除了一双双瞪大了的眼睛,还有举过头顶开着拍摄模式的手机,各个非遗节目逐一亮相,让市民们大呼过瘾。有的演员一个人要演饰多个不同的角色,既可以唱旦,又能唱花脸,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令现场观众眼前一亮,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修水的《全丰花灯》

湖口的《草龙》

德安的《义门陈家训传统》

瑞昌的《岳家拳》

“这种代入感极强的情景式表演,一会儿把观众的思绪带到时代久远的古代,一会儿又带到了静谧的乡村,观众们跟随演员的节奏,在欣赏舞台现场演出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市民李军告诉记者。

“可惜我手机的内存太小,已经拍满了。像这样集中展示九江不同地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在是机会难得。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会赶来观看。”来自武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节目,既展示了九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成果,同时也全面展现文化遗产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气象。


“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赣北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劳作生息的历史见证。它亦梦亦幻,却存留着浓烈的乡愁记忆。为保护传承这些记忆,展示其文明密码,九江市选取了部分九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汇集成《浔遗.寄》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韵集,旨在通过这扇窗口,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九江,守望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本次非遗文化展演艺术总监赵小元告诉记者。张远亮 记者 朱淳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