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从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小龙虾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大会将于6月4日在永修县举行。
大会的主要活动安排有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二届江西永修龙虾节开幕式、《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2023小龙虾产业大会、江西省环鄱阳湖地区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2023小龙虾厨艺创新争霸赛、小龙虾烹饪技术培训会、小龙虾趣味赛、永修生态小龙虾品鉴会、小龙虾加工企业研讨会、江西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抖音乡村大视界走进永修龙虾节大型推介直播等11项活动。
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打造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契机,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努力将“小龙虾”打造成带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产业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效显著。
以永修、彭泽、余干、吉水等16个县区为小龙虾产业集群核心县区,辐射带动全省小龙虾产业发展。建立了百亩以上种养大户1500余个、千亩示范基地200余个、万亩示范区12个,逐步形成了以环鄱阳湖区、吉泰盆地、赣南片区为主的三大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经济区,实现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变为“集群发展”。
全省小龙虾养殖规模近五年来实现翻番,目前江西省小龙虾养殖面积270万亩,养殖产量28.5万吨,一产产值达97亿,综合产值达330亿。
延长小龙虾错峰上市的时限
2020年,江西在全国率先开展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示范推广,探索“一虾二稻”“二虾一稻”模式,建立了不挖沟的核心示范基地21万多亩。利用赣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赣北、江苏、湖北区域的优势,开发出“繁养分离,定量养虾”养殖模式和小龙虾“早繁苗”育苗技术,有效实现省内“养大虾、早出虾、产好虾”。形成由南向北梯次供苗的“南繁北养”模式,突破了苗种供应瓶颈,摆脱了省外进苗的依赖,实现全省苗种自给自足,奠定了小龙虾上市快人一步(半个月)的先手优势。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局长张金保介绍,将充分挖掘低洼田、内涝田、冷浆田、莲田等宜渔资源,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继续建设一批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提高小龙虾产量,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小龙虾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来赣吃虾。
加快改造传统加工主体,新建新型加工企业,补齐加工能力不足、加工产品单一的短板,提升产业附加值。积极引导发展精深加工,开发小龙虾调味料、口味虾、虾壳素等多种类型的加工产品。加大小龙虾活储基地建设、技术创新、生产升级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调整小龙虾集中上市的频率,延长小龙虾错峰上市的时限。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据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中,单季水稻产量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亩产小龙虾100公斤以上,亩均增效可达1800元以上,综合效益是单一种植水稻收益的6-8倍。在种养、加工、冷储运输环节吸纳大量城乡居民、脱贫户、退捕渔民就业。较大程度促进了土地流转,每亩土地流转价格提升200-300元,极大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良好局面。
以建设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项目为契机,推进小龙虾产前、产中、产后有效链接和延伸,基本形成了集繁苗、养殖、加工与流通、餐饮消费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打造了年繁育亿尾以上的小龙虾良种繁育中心8个,规模化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达220余处,小龙虾养殖生产经营主体600多家,各类小龙虾加工企业20余家,全省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加工产品主要为口味虾、虾尾、虾仁;建有电商企业80余家。小龙虾美食节庆文化日益风靡,近两年来各地先后举办了20余场节庆活动,“点燃”了文旅消费热潮。
擦亮“鄱阳湖”这块金字招牌,实施“东进、南下、北上”战略,逐步推进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鄱阳湖”大品牌下的“合作共赢”局面。吸引省内外市场主体开设鄱阳湖品牌小龙虾专卖店达210多家,每年营销小龙虾及其产品达3万多吨,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江西鄱阳湖优质小龙虾主要市场。鄱阳湖小龙虾在国内主流的农交会、农博会多次亮相,绿色生态的稻虾米在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中连年斩获多项金奖、银奖。
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淡水养殖保险范畴
据介绍,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江西农业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产业之一,成为带动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关键在于,出台《江西省小龙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安排中央、省级资金超过2亿元,对小龙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活储、交易平台与休闲餐饮、公共区域品牌等建设进行全方位支持。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江西省银保监等部门制定了《江西省淡水养殖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淡水养殖保险范畴,提高养殖户参保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为助推小龙虾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江亦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