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乡镇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密切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一直是基层人大的难题。近年来,瑞昌市武蛟乡筹建了一个大桥村代表联络站和六个村代表联络室,并不定期举行流动接待选民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为群众办了些事情,但总觉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选民的需求有很大距离,究其原因,不外乎代表身份与乡村干部身份重叠,日常工作就是与群众打交道,淡化了代表意识。现在选民能力出众的都在外务工,在家留守的都是老弱妇幼,还不会与人大代表打交道这些原因。
为此,该乡人大主席团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创新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在代表联络站设立“民心鼓”,在各联络室安装摄像头,既用鼓声告知定时定点接待选民,又随时掌握各村群众反映问题的内容。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正所谓踩准“鼓点”,盯紧“民心”奏响民生发展的协奏曲。
首先为民办实事盯紧“民心”,踩准务实为民的“鼓点”
为选民办实事,是我们人大代表义不容辞骨子里的责任,也是我们党和各级政府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使命和初心”,也是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落脚点”。
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牢记人民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忠心,更要在实际行动中深入调研、贴近群众、换位思考,让民有所呼皆有所应,让民之所需我来呐喊,激发为民服务的热情和主动性。
百姓的“民心”不仅需要我们主动去倾听,还要用心去感受,才能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须为。武蛟乡因为人口少,一直以来没有快递点,群众都是去码头和武山领取快递,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不会骑车的老年人只能望“件” 兴叹,于是,乡人大代表吴兴钊和张佳红在接待选民中根据群众反映,力推政府在集镇中心设立“快递驿站”,既方便了群众,又安排了就业,活跃了市场。
武蛟乡没有中学,孩子们都在武山读初中,学生放学没有路灯一直被家长所诟病,市人大代表熊颖同志在晚上跑步时得到反映,便推动政府筹资200多万,全部自然村配齐路灯,照亮学生回家路,点亮游子思乡灯。
其次为民办实事要回应群众“需求”,踩准民情民意的“鼓点”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是永恒的主题,是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人大代表,我们要明确初心为何,要把民生放在心上,把人民的需求抓在手上,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促发展、绘蓝图、添重彩,让民生的蓝图上更“有料”,让民生的画卷上更“出彩”,把党委政府干部没有关注或者遗漏的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把握好。
要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想好群众的愿望、处理问题的方法途径,把自己代入问题中,拿出最大的担当、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矛盾。在市领导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中,梁少清同志获悉三金村某组污水处理项目遭遇瓶颈、农村卫生院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于是协调市农业农村局和农投公司,厘清职责,划拨资金,铺设污水管道,建造零动力处理池。督促市政府职能部门,强化措施不官僚、补贴职称和培训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引导人才扎根农村,扩大公卫普惠力度,推动我市医共体改革,让农民病有所医。
再次为民办实事要直面群众反映“问题”,踩准症结所在的“鼓点”
为民办实事要以解决问题为先,把问题解决好,才能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这是先后顺序,也是关键要务。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身旁”大事““小事”都记牢,对群众的问题进行归档分类,因人因事因情况来处理问题,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巧妙解决问题。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纾民之所困是人大代表的一个本能作用。我们代表要深入一线、沉入基层,走村入户访遍辖区选民,发现群众的怨言热点,把事情发生的起因和过程了解清楚,把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紧紧抓住,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政策知识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而把群众的各类怨言化解,当好减压器和宣传员,做好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
武蛟集镇地处大桥公社老政府驻地,国道中间穿过,道路狭窄、房屋老旧,环境确实脏乱差,村民纷纷逃离武蛟向往城镇。这既与往日大桥威名不符,也与其他村整齐洁靓的新农村格格不入,群众颇有怨言。
人大代表党委书记冯龙兴同志在接待选民中收集了群众建议后,决定不破不立,加快集镇建设,他带领班子成员上筹资金,内访乡贤。拆旧拓展,改善面貌。引入沈家渔企业做旺集镇人气,改造供销社,搭建集贸市场方便群众生活。不到两年,集镇容貌焕然一新,客居乡贤返乡赞不绝口,大桥新貌日臻完美。
在人大代表的纾解引导下,沉寂多年的划龙舟,金花节热闹健康有序,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剧增,宜居武蛟焕发青春活力。
外出务工的乡贤看到崭新的集镇,听着联络站振奋的鼓声,都点头称颂,来个老曲新唱“大桥大桥变了样,洁净街道好宽敞,湖光山色景色美,沿街商铺财气旺,赤湖渔歌声高亢,我爱武蛟鱼米乡。”柯元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