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声叫卖声声声入耳,建工人生意人人人忙碌。300多名建工奋战于老城的7街18巷,成群结队的顾客穿梭于沿街林立的商户中。虽然是亿元项目的“大战场”、脱胎换骨的“大改造”,但仍没阻止老城中心的“繁华”。6月15日,笔者走进瑞昌市老城改造项目现场,亲眼见证该市打通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
“该项目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在项目方的鼎力支持配合下,工程进展顺利、且较预计的要快,目前地下市政管网改造及路面恢复已完成85%,圣门路、老正街等外立面改造正在有序启动,同时沥青罩面也在紧张进行”,日前,负责承建的瑞昌市国投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周文魁在调度会上汇报说。
瑞昌市老正街城市更新项目一期总投资1.89亿元,涉及湓城街道望仙桥社区中心街、圣门路、老南街、老东街和老正街等七个“老”街区,规划启动地下管网建设、停车位建设、外立面改造和街巷整治等十多项改造任务。项目建成后,既留存四角门等老街原有文化要素,又将全面提升老城的城市品质。
“今年初在瑞昌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几乎满票通过了‘老正街城市更新项目’,成功纳入市政府2023年八件人大票决民生实事之一,这是市人大关心的结果,更是市委市政府勤政为民的体现”,说起自己领衔代表建议项目入围,尽管过去了半年,但瑞昌市人大代表、湓城街道望仙桥社区党委书记柯元女内心还是有些激动!更有着无限的感慨!
作为项目主战场,望仙桥社区地处瑞昌老县政府所在地,如今仍然繁华的老城中心。街道建设早、住户密,线路老化、污水堵塞等问题层出不穷,修修补补成了日常,实现老城改造是辖区选民们最大的心愿。
为彻底根治旧城“老病”,柯元女代表在市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启动四角门、城隍庙老街文化修复规划和立项改造的建议》,引起了瑞昌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过深入调研视察,认为老城改造选民关注、需求迫切,决定列入三次会议票决,助推纳入市政府2023年度主要民生实事项目,并予以跟踪督促落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规划容易、实施难。为提前启动“拆违”、及时处置改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湓城街道成立专班并抽调50余名党员干部长期沉入项目一线,对辖区7道街18条巷进行包户推进;望仙桥社区组建后勤服务组,柯元女带领10余名“五老”人员跟踪服务。截至6月中旬,已成功“拆违”40余处,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80余件,项目方用“汗水”扫清了施工障碍。
“老城更新改造真做到了‘人性化’,外立面改造等不但遵循了大多数选民意见,尽可能的留存了老街特色,而且还顾及到我们选民利益,将改造效果图征求业主意见,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虽然带来短暂不便,但我们认为改造氛围好融洽”,日前,面对瑞昌市人大票决民生实事专项督导组,圣门路住户田岭岭 深有感触的说。
其实,老正街城市更新改造只是瑞昌市推进实施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2年,该市人大探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当年58个市乡人大票决项目全部源自基层一线代表和选民,让政府行为更加“接地气”。2023年,该市再次票决77个民生实事项目、涉及投资13.98亿元,目前已完成35件民生实事,推动了一大批群众盼望已久、选民意见集中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谈荣雄 徐勋照 郭遗淼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