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大学生课余生活“随心所欲”
“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很棒,美滋滋的。”江西农业大学的王曦(化名)调侃道,“吃好,穿好,玩好,睡得也好,足矣。”虽是一句玩笑话,却带着令人担忧的真实。
记者查看一份南昌高校《新时期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研究》得知,目前南昌高校“20%的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认真安排,有30%的学生会稍作安排,而50%的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太在意,基本处于得过且过、随心所欲的状态,并且这五成大学生都不把这种混沌的大学生活告诉父母。”
大学生活中课余时间很是富裕,从对课余生活是否安排合理中可以管窥到整个大学生活的质量。
南昌大学吴攀(化名)说:“在上大学之前,我觉得大学是可以去尝试很多新鲜事物,进入到更广阔平台的。”事实上,吴攀进入大学的生活和理想的状态却是大相径庭:上课、睡觉和打游戏构成他每天的生活,但吴攀每天和父母的视频聊天背景都是在宿舍里认真看书。
江西师范大学陈信(化名)自嘲地说:“已经大二的我仍在原地踏步,目标定下来也没坚持多久,在吃喝玩乐这条路上脚步却是没有停歇过。”她说自己每到周末她都会去校外玩,一早出门,经常到晚上宿舍快门禁的时候才回来。陈信出去玩的费用都是父母让她买学习用品的费用。
当记者问及是否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而懊悔时,多数同学表示曾经有过。但制定了目标做了计划,最后却很难执行。“虽然开始感觉每天都很忙,但我依旧迷茫。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渐渐便失去了斗志,也没有动力继续了。”南昌航空大学徐娅(化名)说道。
给父母报喜不报忧
南昌大学丁雯(化名)已经大二了,采访中她提到了父母对她的要求:“他们希望在专业上我能有所成就,作为一名艺术生这是我不可或缺的能力,所以他们一直给我灌输考研或工作的思想。”记者了解到,作为艺术生的丁雯每次待在琴房两小时已是最高记录。“这些我是不会和他们分享的,不想让他们失望;我会报喜不报忧,只想给他们看我朋友圈里的美好生活,熬夜时发的朋友圈我都会屏蔽他们。”
记者采访得知,现在很大在校大学生父母只能通过朋友圈和不多的聊天记录来了解他们的大学生活。尽管如此,父母的爱从未因为距离而减弱。“我对他的大学生活基本满意,只希望他能不辜负自己的努力,快乐生活。”南昌某高校一男生的父亲向记者说道。另一位女生的父亲也说道:“我很满意了,只要她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相信她能看清未来的路,机会抓住了,道路自然会越走越宽广的。我是她的经济后盾,她只管一直闯就够了。”
江西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吴越(化名)说,进了大学以后,朋友确实是多了,比方说手机联系人的数量已经增到目前的100多个了,但大学生活已经快两年了,真想找个知心的朋友,却不是那么容易。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大家或多或少有些保留和防范。但小吴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告诉父母,他在学校交了很多好朋友,平时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专家建议: 做好自我评价 学会细分目标
对于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状态,江西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钟志兵教授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是比较普遍的。第一可能是专业和兴趣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一旦专业和兴趣表现出不一致的情况时,学生会很难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第二是没有梳理好职业素质和能力对自身要求的关系。学生们不知道未来的职业需要什么能力才能够达到要求;第三是没有把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做分解,难以通过近期目标来促成长期目标的实现。”
钟主任表示:“自己要思考清楚未来要做什么职业,能做什么职业和现在该锻炼什么这三方面。即进行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比对所选职业对这些能力的要求,明确自己在能力素质和知识架构方面有哪些优劣势,如此一来明白自身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归根到底就是基础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心身素质,即身体和心理素质一定要过硬;二是思想素质,即个人要有“奉献精神”;三是学习能力,注重提升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四是思维能力,强调个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好这些能力,我们就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职业环境。了解了这些后就要针对不足去制定人生规划,再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后把它落实到位。”
能力和职业要一致匹配,但专业和兴趣不一定要一致。钟主任说:“专业和个人兴趣要一致,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就像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喜欢打高尔夫球,高尔夫球是他们的兴趣但是他们不会去把它当成职业。当今社会,把兴趣当成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换个角度而言,兴趣和职业分开后人生可能会更为丰富。”(陈婧华、记者熊春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