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精英人物
【专家风采】谈景旺:“格式化”生命的尝试
来源:市场信息网 作者:白 洁 时间:2023-08-04 

【人物简介】

谈景旺博士在一期学术研讨会上作精彩的演讲

谈景旺,男,中共党员,博士后,主任医师,江西瑞昌人。师从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曾构建了“精细化(fine and careful)”肝胆胰外科技术体系,创造了多项外科复杂手术及最快恢复记录。近年来,敢于直面当代西医弊端及中医的不足,首先提出两者必须融合,否则人类健康没有未来!只有运用复杂网络科学理论方法,实现两者真正智能融合,人类方可完全实现“颐养天年、无疾而终”的伟大梦想。

几十年来,他夜以继日、苦心孤诣,撰写近三十部著作及近150篇中英文论著,自成一体的“天人合一”智能功能网络医学(又称智能无创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诞生了。该理论主张采用多元的无创方法整体整合调治生命系统,而不是“伤害式”方法;提出重新验证全身大剂量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的合理性,重新评价外科手术切除作为肿瘤治疗的首选的科学性,强烈建议放弃“重要器官切除”作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实践中,谈景旺善于通过优化整合各种微创尤其无创技术,已治疗各种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中晚期肿瘤与难病,积极探索疗效“最大化,损伤最少化”,长期生存率提升等人类的期盼,遥遥领先于当今西方教科书和现实指南方案,在实践中挽救了大量被认为是“绝症”的晚期肿瘤患者,变不可能为可能。

这或许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件重大的事情,期待早日得到世界承认传播,惠及众生!

“格式化”生命的尝试

——谈景旺与他的“天人合一智能无创医疗”实践纪实

他是医者,一名外科专家,著名的“谈一刀”,临床以精湛的医技治病救人,是公认的“医学大家”和“开刀圣手”;

他是勇者,不拘教条,勇于创新,排除纷扰,挽救了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及疑难病患者的生命,为“绝症”患者开启生命的新航程;

他是思者,为现代医学“诊脉”,找寻现行医疗“症结”,努力为“锻造”出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医学体系而殚精竭虑;

他是行者,以创新精神、报国之志上下求索,首创智能无创医学,是立志用“智能”全方位“改写生命、创造奇迹”的先行者;

他是仁者,以苍生为任,以天下为念,他的理想是让每个人“颐养天年、无疾而终”,并义无反顾为之而战。

他,就是谈景旺。他说,让“有疾”生命像电脑磁盘一样“格式化”,清除所有的“病毒”,按照一定的方式来管理“生命的方向”,激活正能量,焕发新生机。

(一)

“科学是一项复杂的事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既包括那些非常谨慎的、批评每一个新想法的人;也需要那些更加革命的、大胆提出新想法的人。没有第一种人,一切都会失去控制;没有第二种人,一切都不会变好。”

谈景旺属于第二种人。从医以来,他一直奔跑在不断推陈出新、努力追寻医学真理的路上。

谈景旺,曾任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数家国家级、省级肿瘤、外科、肝胆等不同专业学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是“中国内镜杰出青年医师奖”等的获得者。

这些头衔和荣誉见证着谈景旺的成就与荣光。

他,活成了许多人理想中的样子。

一个人优秀品质品行的形成是长期潜移默化培养、强化的结果,而一个人卓越能力的造就与卓尔不凡成就的取得更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

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的农家子弟,谈景旺能“赚到”这么多头衔与荣誉,靠的是什么?凭的是什么?

答案不言而喻。因为天道酬勤,因为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二)

一串串脚印,从江西省瑞昌市最偏僻乡村延伸到县城,延伸到省城,延伸到北京,延伸到异国他乡……

这,是谈景旺走过的奋斗足迹,见证着他的成长。这些脚印里有他跋涉的艰辛,有他追求的乐趣,有他执着的梦想。我们从他“不断延伸”的“脚印”里寻求他优秀品格形成的“源头活水”。

有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那时,每年秋季开学,谈运志老师都要逐家逐户去动员学生上学,我就跟在谈老师的身后,央求他去给我父母做工作,让我也去上学。我非常渴望读书。”谈景旺说,“母亲没有上过学,可能对我渴求上学的迫切心情不够理解。”

“你这么个小不点儿,学校不收你。”那时谈景旺刚刚5岁,不到上学的年龄。

7岁那年,谈景旺终于背起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小书包入学了。

“学校就是当地一座庙宇略加改造而成,全村只有十几个孩子坐在那里读书,其余的跟着大人去田地里干农活去了。”谈景旺说,“我们特别幸运,遇到一个好老师谈运志。”

至今回忆起谈运志老师,谈景旺仍然一往深情。他说,我的一生深受启蒙老师谈运志的影响,我的人生轨迹上处处有他品德、思想、精神的“印痕”。

谈景旺家乡偏僻落后,信息闭塞,文盲多。“那时,村里没有一个高中生。更可怕的是没有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谈景旺说,“我的语文底子薄,天赋比较差,成绩平平。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那些数字、图形就像魔力棒吸引着我的大脑,小学毕业时,数学考了全乡第一。”谈景旺饶有兴趣地“忆当年”。

那时的谈景旺性格内向,特别是升入初中后,从乡下来到县城,有一种自卑感,压力比较大。“我是我们村第一批走进县城读书的孩子,确实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谈景旺,一个乡下孩子顶着压力在求学的道路上向心中的目标挺进。

谈运志是谈景旺的小学、中学老师。“我从教四十年,从小学教到中学,从农村教到城市,谈景旺是我教育教学生涯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谈运志老师在谈到谈景旺时开门见山地说:“谈景旺天资聪颖,悟性极好,特别刻苦。在小学就初露会读书的特有天赋。一次全乡高年级数学竞赛,他得满分,荣获一等奖。”

谈运志老师介绍说,谈景旺初中毕业便以高分进入师范学校的录取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考取师范学校不亚于现在高中毕业生考取了“985”,我们县域的初三毕业生,成绩一流的才敢报考师范,因为全县每年就四十来个指标。那个年代在师范学校读书不交学费,每月国家还要发放生活补贴,三年师范毕业就分配工作,吃商品粮,拿国家工资,端“铁饭碗”。

“那天我和父亲在打谷场里干活,忽然听到我的中考分数进入师范学校的录取线,那惊喜、兴奋、激动难以形容。那天晚上,我整夜未眠。那是我有生以来,最美好的一天。”谈景旺回忆道。

谈运志老师说起当年的师范学校,一脸春光。他又略带惋惜地说,但命运偏偏捉弄了谈景旺,他体检身高差一点,便被刷下来了,全家人叹息流泪。无奈,父母只得借债让他读县城的重点高中。

“我读的是瑞昌一中,就两个高中班。学校条件很差,生活相当艰苦。主食以黄豆为主,吃得好多学生得了夜盲症。我学习用功,尽管每天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是,一走进课堂,心里就只有书本了。”谈景旺介绍说,“我们班的班主任是张老师,人好,物理教的也好。在我学生期间,遇到许多好老师,他们是我的恩人,我会永远记得他们。”

谈运志老师用欣赏的语气说,谈景旺小时候就表现出了突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超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科目,不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考试成绩很少落于同年级的前三名。天资,勤奋,专注,让谈景旺的学业一路领先、名列前茅。

谈运志和谈景旺是同乡。老家是江西省瑞昌市(县级)最偏僻的一个贫困乡,但又是该市唯一的一个革命老区和“才子之乡”。

谈景旺祖辈以务农为生,母亲年幼失怙,外祖母是革命烈士,父亲是解放初入党的老共产党员。他的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颗颗汗珠,砸出了一粒粒粮食,抚养着一家人。

说到父母,谈景旺心潮澎湃。他说:“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谈景旺从小受父母亲那正直、善良、勤劳、吃苦、坚韧性格所感染、所熏陶、所教化,养成一种特殊的性格——勤奋、认真、担当、无畏、慈善、坚毅……正是这种“组合体”的性格,让他从乡村小路走向科学大道,从“草根少年”成长为国内知名的医学专家,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成长为首创“天人合一”智能功能网络医学理论实践体系的医学大家。

谈景旺继承了父辈们的优秀基因。谈运志说,谈景旺读的初中学校与他家相距十几里,中间还隔着一座大山,他住在学校,一个星期回家担一次干粮,餐餐是干红薯片加一撮大米,一个学期只吃一斤食用油。谈运志回忆说,那个时代我们农村中学住校生是要自备烧柴的,一学期要交几百斤干柴。谈景旺从来都是自己到很远的大山上砍柴,自己挑到学校。父亲和大哥看他跑老远的大山里砍柴,非常心疼,提出帮他一把。谈景旺总是笑一笑说:“我自己能行。”谈景旺利用星期日,带上点干粮走进大山去砍柴,饿了吃几口冷饭,渴了喝几口山泉……

落后的农村,贫寒的家境,慈善的父母,这或许就是谈景旺人生拼博之动力,成名成家之根基,创新创业之源泉。

“我们的家乡与湖北省阳新县接壤,在瑞昌市和阳新县境内。在我们家乡,谈景旺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挽救了很多癌症患者,指导或亲自动手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除医院或药店收费之外,他不收病人一分钱,不吃患者家里一餐饭。在我们家乡及周边,不论男女老少都称他谈博士,以致很多农村老百姓认为,谈景旺医生的名字就叫谈博士,谈博士就是谈景旺医生的名字。谈博士成了他的代名词。”谈运志老师乐呵呵地说。

“老乡们用亲切的乡音称我‘谈博士’,我心里暖乎乎的,那是一种感情的融合,那是一种信任与责任,那是一种动力与能量。”当谈运志老师说到家乡,说到乡亲们,谈景旺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激动。

“百善孝为先”。谈景旺是我们家乡的一大孝子。他用爱心、孝心、诚心陪父亲走完了人生路,便把母亲接到身边。母亲年纪大了,不习惯城市生活,只得儿随母愿,让老母亲居住在老家。他虽不能“常回家看看”,但只要能挤出时间,便回家陪母亲。母亲年事已高,不慎摔折了腿,他给母亲洗脚、洗澡、喂饭、喂水,有人劝他尽量让家人或请护工照料母亲,可他说:“这是金钱买不到的一种享受。”

谈运志说,在我们家乡一带,有很多家长常用谈景旺的事迹作教材,教育子女好好读书,长大后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有一年春节,谈景旺回家探亲的消息提前传到众乡亲的耳朵里。他刚到家,家门口就排起了候诊的长队。他顾不得旅途的辛苦和劳累,热情接待患者,逐一诊断、解答和指导,并笑着说:“我无权、无钱报答乡亲、感恩社会,但托共产党的福,学到了一些医学知识和技术,能帮助大家,奉献社会,再苦再累,值!”

寥寥数语,道出了一位家乡骄子爱国爱家、感恩图报的赤子情怀。

(三)

人生最好的路,有时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结果。很多时候,因为别无选择,人们往往走对了路。身处人生旅途,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命运往往会给你最好的安排。

1987年,18岁的谈景旺收到南昌大学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拼过千军万马,成功上岸的他并没有那么激动,反而有着一种失落感,因为梦想的阳光没有照进现实。

谈景旺用幽默的语气说,走上从医之路不是我的少年梦,虽然李时珍、扁鹊、张仲景那些医圣的故事可亲可敬可赞,但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他笑着说,我的梦想完全有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是科学的春天,从上至下对科学崇拜、对科学家敬仰,当时最流行的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我对学习理科的兴趣浓厚,在中学时期特别钟情数理化,倾注了大量心血与汗水,脑子里是一个个算式、一个个化学分子式、一个个物理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我对数理化有一种特殊的爱好,物理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当我问及谈景旺是如何从“科学家梦”中抽身撤退的呢?他说,主要是受了我姐夫的“熏陶”。姐夫是个医生,他天天在我耳边跟我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谈景旺笑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姐夫一有空就“谆谆教诲”我,“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医学强,则国强;医者尊,则生命有尊严”……特别是姐夫每抢救活一个患者,回家那种兴奋劲,深深感染了我。什么叫潜移默化,姐夫的“唠叨”、姐夫的兴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就是一种耳濡目染,就是一种“旁敲侧击”的引导。

刘墉曾说:“所幸世界上有‘逼迫’这件事,我们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自己能力之外的事。”谈景旺在姐夫的引导下,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逼迫”选择了医学院。谈景旺说,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学医很枯燥,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对医学有一种排斥心理,老是感觉“不对口味”,放弃学医的念头不时产生。念头归念头,在课堂上我还是努力学习、专心听讲、认真作笔记。五年,谈景旺每天的活动轨迹是:教室、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

天赋+勤奋+智慧=?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我们来看看谈景旺的收获。

1997年于第二军医大学取得硕士学位,2009年于福建中医药医科大学取得中西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2012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在多年孜孜不倦的求学途中,谈景旺恩遇了几位影响他人生走向、博学严谨、德艺双馨的“大先生”。

谈景旺最敬重的“大先生”是吴孟超。

“他影响着我的一生。”“一生”二字足见其深远和分量啊。

吴孟超,生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谈景旺师从这样一位世界级大师。

吴孟超院士创立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他创立的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他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他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他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实现了有机统一。2010年,我国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我非常仰慕吴孟超教授的从医风格,从医胆魄,从医技术。站在手术台前,教授那冷静沉着、随机应变、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成为我效仿的楷模、学习的榜样。”谈景旺一脸钦佩的说,“教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做,怎么做,更教会了我如何应对危机。”  

谈景旺说,吴孟超教授有一双神奇的手,拯救了许许多多危重患者;他有一双“长了眼睛的手”,仿佛能“看见”肿瘤的位置,熟知各种复杂的解剖关系;他有一双“变形”的手,那是为患者做了无数次手术留下的“烙印”;他有一双温暖的手,寒冷的冬天,患者感觉到的是焐热的大手;他有一双“三拍”的手,见到患者拍拍手心,再拍拍手背,当患者就医完成,他再拍拍患者的肩头。“一个人得了癌症,整个精神往往都垮了。拍拍病人,就能给他增强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力量。”谈景旺介绍了吴孟超教授的“一双手”的“功能”。

谈景旺非常清晰的记得,有一位马来西亚女士,在澳大利亚治疗癌症,肿瘤已经长到盆腔下了,肿瘤大得惊人。澳大利亚医生望而却步,一推了之。这位女士来到中国,躺到吴孟超教授的手术台上,教授“三下五除二”,肿瘤被切除了。“我看得目瞪口呆,被教授那大刀阔斧的气势和精湛无比、娴熟无比、快速无比的技术所感动、所震颤、所陶醉。” 

“我是一个幸运者,在我的人生履历中,遇到过许多恩师,谈运志老师、吴孟超院士、董家鸿院士、钱光相、杨甲梅、杜建教授等等,他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教会我‘道’。”

人海茫茫,能遇到几个影响生命走向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真是太幸运了。谈景旺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在恩师的烛照指引下,他德艺双进,逐渐成为救死扶伤的大家,成为人们心中敬仰的大师。

(四)

医乃“至精至微之事”,学医之人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为成为“有用”“有为”之身,谈景旺举起“人类最大的武器”:“豁出去的决心”。

谈景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谈景旺被分配到福州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普外科医生。他热衷于治病救人,手术室、病房、医院食堂又成了他新的“三点一线”。他真正爱上医学是从见到患者开始,“一走进病房,感觉很兴奋;一看到患者,感觉很亲切。过去对学医的排斥,医学的枯燥一下子就‘变味’了,变得有了吸引力,变得鲜活无比,变得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强烈的爱,思维老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工作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瞧着一个个病人痛苦的样子,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谈景旺同样兴奋地说,“短短一年时间,我靠自己的拼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他几乎天天“泡”在病房里,用那双睿智的眼睛观察别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普通外科医生,他的上面有主治医生,这些都是“老资格”,水平也很高。但是,“勇者无畏,智者不惑,行者无疆,仁者无敌。”谈景旺凭借自己的“钻劲”“韧劲”“干劲”,发现了许多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他说,我之所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一靠时间,我几乎24小时呆在病房里,在病房空地放一张简易床,吃住在那里;二靠认真,与患者聊天时,一个细节、一个小动作都仔细观察、分析。每个患者的“一切”谈景旺了如指掌,“上面的医生”没有看到的谈景旺看到了,没有观察到的谈景旺观察到了,没有发现的谈景旺发现了。他告诉我们:“在福州医院的时候,有一个患者不是我监管的,是另一个大夫监管的。那个患者看到我每天泡在病房里,时刻关注病情,不断与患者交流,不停地鼓励患者,整个病区的患者都非常感动。那个患者就向医院再三请求,让我作他的监管医生。”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谈景旺感慨地说,患者是我工作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对患者的同情心,来自对工作的责任心,来自对生命的敬畏。谈景旺笑着说,从踏进医院的那刻起,再也不后悔学医了。在实习期间,状态就很不一样了,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热情澎湃,劲头满满,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赢得了同行的尊敬,换来了患者的信赖。“我从医以来,自始至终、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正所谓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持续的力量。长期的积累、积淀、积蓄,从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维。如果说我在这些年的工作体会,就是对很多病例和现象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很多自己的看法,有很多自己的做法。”

谈景旺看病有两个原则,一是让患者明白病情,二是让患者满意。他说,医生不能随便应付患者,要对患者负责,因为你看的不是“病,”而是“命”。正是“非同常人的认识”,促使他为无数患者找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病因。

哲学家福柯说:“人生和事业的最大的乐趣,就是成为不同于出发时的自己”。谈景旺从不喜欢医学到迷上医学,以至于废寝忘食。每一个问题都要弄个“水落石出”,每一个病例,都要从“根子”上剖析明白,这些需要独立思考,需要仔细琢磨。同时他又特别虚心好问,遇到问题及时向那些有知识、有经验、有见解的老师请教。

“通过老师的指点,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谈景旺说,来到福州总医院,遇到很多好老师,其中姚主任、江主任、林主任等等,有一个老师叫程俊波,程老师是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福州总院跟的第一个老师,他教会我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时候我刚去医院是住院部的一名医生,在姚主任的扶持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当上了总住院医师。林主任是热心人,他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特别关照,将他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全部“奉献”给我们。

常言道:“学艺不如偷艺。”林主任为患者做手术的一招一式,谈景旺铭刻于心。他注重观察和琢磨,包括手术器械怎么摆放,如何稳定病人的情绪等等。他说,进入医院工作的第一年,我就拼命学,见缝插针地学,不耻下问地学。通过一年时间,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他明白做好一例手术,首先要从思想上、程序上做好充分准备;遇到一个新手术,就要用创新的思维、方法、技术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必须要把解剖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彻底弄清楚病理,谈景旺找来专家的著作,认真研读,细心对照,加以比较,从中找出那些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再通过自己的大脑“过滤”,汲取精华。

谈景旺说,尽管专家们写的是同一件事,但是每个人的经验和侧重点不一样,他就把他们的“精华”整合起来,变成自己的思路、方法,第二天一开刀,经验变成了实际操作“要点”,“精华”变成了“成功”的方法。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胸中有未来。

一年,仅仅一年,365天,谈景旺从一个外科手术“小白”变身为一个“熟练工”。他“速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谈景旺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到处“跑”,走南闯北。他曾经“落户”江苏苏北医院,苏北医院王院长这样评价他:你是个外科“天才”。谈景旺说,其实我根本不是天才,我是勤奋+智慧+经验+胆识。那些老专家不敢做的手术,我敢做,做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创新。2004年,谈景旺就做过扩大肝切除联合胰肠切除,两难并举。谈景旺诙谐地说,我那个时候副高还没评上,很熟练独立做全胃切除、扩大肝切除等复杂手术,直至被称为外科手术“珠峰”的肝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顺风顺水地完成了,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做第一台胃癌手术尽管过去多少年了,仍然记忆犹新。”谈景旺说,“我还记得很清楚,那台手术上午11点多就完成了。”

那天恰巧我们的林主任去了门诊,一个患者急需做胃切除术。主任不在,我成了唯一的“技术权威”。疾病不等人,患者在那里痛苦地呻吟,我果断决定,由我主刀,带两个实习生去完成这台手术。从准备到完成,速度不亚于我们的主任。11点多,林主任从门诊回来关心我,过来看我手术做得如何了?主任非常惊讶:“这么快就做完了?”他似乎不太相信。其实,谈景旺心里明白,主任是担心他“下不来手术台,匆匆赶回来帮忙收拾残局的。”谈景旺做得第一例全胃切除患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生命一直很健康,五六年前还和谈景旺保持联系。

谈景旺深有感触地说,我是一个激情四溢的人,一看到患者,我的大脑细胞、浑身血液就沸腾了。一个医生,不管你的智商多高,或者你是天才,如果你的心里没有患者,没有把患者放在最高位置,你肯定不会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好专家、好大夫。谈景旺又说,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能否真正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更重要。谈景旺说,以用药为例,同一个功能的各种不同的药,其实作用和功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适应症也是有细微差别的。细微的差别,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结局。谈景旺继续说,作为医生,我具备非常的抢救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中“积攒”起来的,我可以说,在我手里,一个病人“真的想死都难”。

谈景旺说,作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职责是让患者获得利益,也就是以最小的身体代价和经济代价,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他说,好多病,不是“病死的”,是“笨死的”。比如用药,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个体差异最大和最小相差300倍。谈景旺说,用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根据个体差异及时调整用量,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病体制定不同的用药方案。

“患者至上,生命至上。”是谈景旺教授的“座右铭”。

谈景旺说,医生要对生命负责,这种负责需要冒风险,需要被人“说三道四”,甚至遭遇被骂、被诋毁、被围攻。那是谈景旺在301医院工作时,一个八十岁的胰腺肿瘤患者,瘦得皮包骨头,是侵犯静脉血管肿瘤。其他医生都认为“不可挽救”了,将其“拒之门外”。这个患者的家属七拐八弯找到谈景旺。“患者的需要就是命令。”谈景旺以高超的技术,把这一“老、大、难”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至今九十高龄,仍然健在。

“虽然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但是‘冒犯’了好多人,权衡利弊,我不怕,我心安理得,我挽救的是生命。”谈景旺慷慨直言。

谈景旺说,医生必须用脑子去开刀,用脑子去看病,用脑子去救治患者。他说,有一些肿瘤,它的转移能力不强,只要把局部清除干净了,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衡量一个肿瘤的“危害性”,不是看其大小,而是看其的转移能力。搞清楚它的生长速度、分蘖速度。面对一个肿瘤患者,必须仔细分析、深度思考、深入“侦察”,才能像面对敌人的堡垒一样,制定出最有效的攻击方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取得最大的收获。

谈景旺说,从我当主治医师以来,对每个病例都必须深思熟虑,形成一个整体的治疗方案。2003年,有一个肝癌患者,右肝有三个肿瘤,我用很简单的办法切除了半个肝。由于我对患者的“病灶”胸有成竹,只做了局部手术,患者的身体几乎没有受到损害。谈景旺说,局部问题解决了,身体里还有许多“散兵游勇”,还有许多癌细胞在活跃。你即使把表面瘤子切掉了,他血液中还有很多很多无法计量的。因为肿瘤只要看得到,就是个天文级数字,肿瘤以一毫米百亿计。那怎么办?他一言以蔽之:智能综合。多种合理的疗法结合在一起,持久的但又不失强度的去迎战癌细胞,患者体质也越来越强,他怎么可能“牺牲”掉呢?“我从医以来,一直注重中西医的有机融合,将中医引入外科。以中医为本,西医为用,把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与病魔进行生死较量。”

“在患者眼中没有小手术。”

“一点小失误,可能让一条生命走到尽头。”

“眼里有活儿,脑子里有思想。”

这就是谈景旺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谈景旺在一家省级医院工作时,遇到一位患者:肝硬化、肝肿大,需要做肝移植手术。

那是6月20日,患者得到了肝供体。上午住院,下午手术。虽然是省级医院,但是当时条件很差,外科很弱,连起码的医疗器械也没有。为了给这位患者做手术,只能从其它地方借器械,供体已经到了,器械还在“火车上走的了”,就连缝血管红线也是谈景旺从原福州总医院的护士长那里“讨要”来的。“在那种情况下,患者特别信任我,给我增添了巨大的动力。”手术很成功,4个小时的“征战”,让一条“新的”生命又鲜活起来。

“这台手术是2004年做的,也是我做的首例肝移植手术。那时,在我国肝移植刚刚起步。为了尽快掌握肝移植技术,我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很权威、很实用的肝移植杂志,每期到来,我第一个去阅读,然后全部复印,再精读细研。那时,我写了一本肝移植的书,现在读起来也感觉不过时。那时,我经常给学生讲课,因为我的观点新颖、逻辑性强、实用性大,有思想,有见解,常常是掌声连连。”谈景旺介绍道。

“要想圆满做好一台手术,必须把患者的病情琢磨透,要有前瞻性,准备要充分。”

谈景旺讲述了这样一个病例——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王院长,是一个有能力、有水平、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领导。谈景旺去苏北人民医院时,王院长就任仅仅半年时间。那天,谈景旺是去“实地考察”医院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调到这家医院。在这家医院,他和一位主任去看门诊,恰巧遇到一位肝巨大肿瘤患者,名叫徐秀英,70多岁。当患者得知谈景旺是有名的外科专家时,高兴极了,立刻留下了谈景旺的电话。一个星期后,谈景旺来苏北人民医院上班了。徐秀英患有血管瘤,在一个月前,已经做过手术,但未能切下,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在恶化。谈景旺在全面了解徐秀英的情况后,果断决定给她二次手术。

王院长为谈景旺捏着一把汗。“你刚来,面对这么严重的患者,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斩钉截铁地说:“不同意你开刀!”

医院所有的医生都说:“不能开刀!”

“不开刀,患者就没有活路了。必须开刀!”谈景旺语气更加斩钉截铁。

王院长见谈景旺态度如此坚决,知道他胜券在握。于是果断说:“开刀!”

“当时的情况下,我也感到压力非常大。所以,我无数次反复研究患者的片子,不停地看,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琢磨,不停地看;不停地看,不停地思考,终于将每个细节、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想透、想细、想完整。”

4个小时,完成了这台众人瞩目的手术。你瞧,谈景旺沉着应对,有条不紊一个一个步骤去实施。患者切除了80%的肝,肿瘤重达十几斤,出血量仅仅1000毫升。“因为之前开过一刀,患者整个肝脏粘连到一起了,再不做手术,就没有命了。”谈景旺说。

手术成功了!

患者家属热泪盈眶。

整个病区赞叹声此起彼伏。

医院对这个刚刚评上副高职称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王院长说,我们都很紧张,一个副院长就在手术现场“监工”,我在附近的宾馆通过视频目不转睛地跟踪。

“一花引来百花开。”一年时间,那个科室增加了90多张病床。

谈景旺说,本领也好,创新也好,是病“逼”出来的。有些高难度的病,你不改变方法,就不可能救活患者。

谈景旺的话,让我想到了这样几句话:“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如果你犹豫不决,那就先把帽子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方设法翻到墙那边。”作家刘同说过:“人有退路,就有些安全感,只有等到哪一天,你真没了退路,你就发现眼前哪条路都能走,也能通。”

在谈景旺的“脚印”中,留下一个个“没有退路”的故事。

有一个孕妇,怀孕8个月,突然大出血。紧急送到医院,找到谈景旺。检查结果是肝脏肿瘤破裂,导致大出血。

全家人万分焦急。

孕妇所怀身孕,是一个试管婴儿,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在开刀之前,女方和男方家人亲戚发生了争吵,焦点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

孕妇是独生女。

丈夫也是独生子,盼子心切。

谈景旺问明情况后,告诉大家:“大人和孩子都得保住。”双方家人半信半疑,等待结果。

“我先开始,你们后来。”谈景旺对妇产科的医生说。

“我们做完,你再开始做。”妇产科医生坚持说。

“不行,必须我先开始。”谈景旺态度坚决地说,“你们看,孕妇的血压就要成为零了,先不止住血,生命就要没了。”说完,他先开刀打开肝脏,然后用纱布把肝脏压实,血被止住了。紧接着妇产科的医生把孩子“救出来”,放到保温箱。谈景旺及时跟进,把右半肝进行了切除,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疗。

前后仅仅50分钟,护士们惊讶地说:“比切除阑尾还快。”

如果你专注于机会,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如果你专注于障碍,你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是你脚步的快慢,而是思维模式的“转换”。

你的思维方式变了,那些“不可能”就会成为“可能”。

机会,藏在“不可能”的背后。

成功,与“坚持不懈”如影随形。

(五)

谈景旺在外科医生这一段从业生涯中,留下了一个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

2007年1月,一篇题为《为生命的叠加奇迹 ——苏北医院抢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故事》,记述了该院独立操作,一举攻下国内罕见两个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案例。案例在苏北,在业界,在老百姓中引起了“轰动”。

报道这样写道:从消毒、麻醉,到主刀、护理,我院近日完全独立操作,一举攻下普外科两个高难度手术,且仅用7个多小时,国内罕见。它标志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1月11日,笔者探访患者泰州人氏56岁的李先生时,只见他紧紧拉着肝胆外科专家谈景旺博士的手,激动地说:“我的手术太复杂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原来,李先生从1998年始,因慢性肝炎导致肝硬化,于是,多次进行保肝治疗。2006年10月,胃口不好,腹胀厉害,全身乏力,11月初,便来到我院求治。核磁共振、CT检查,初步诊断为肝癌。肝动脉造影(DSA)结果,没发现转移。2006年9月底,我院引进的吴孟超院士学生、肝胆外科专家谈景旺博士在经过会诊后认为,患者晚期肝硬化继发肝脏肿瘤,同时合并脾脏肿大,肝功能很差,凝血机制差,不能耐受单纯的手术切除,唯有肝移植方可挽救病人生命。于是,医院决定为患者做肝移植手术。

2006年12月30日,供体肝脏由广西空运至南京。20时40分,马不停蹄转至我院。此前,手术室严格消毒,严阵以待。21时40分,修肝完毕。麻醉、剖腹,谈景旺术中出乎意料地发现,患者有大量腹水;肝脏严重萎缩,大小只有常人的一半不到;右肝肿瘤,直径约7厘米,并侵犯胰腺,所幸腹腔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转移。要彻底切除肿瘤并治愈肝硬化,肝移植的同时,必须切除胰十二指肠!

两个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同时进行,这种在国内仅有少数大医院个别医生才敢做的手术,并未吓倒谈博士。相反,被“逼上梁山”的他,如“猛虎下山”,没有丝毫犹豫——他有丰富的肝移植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的临床经验,虽然两个手术同时并举无先例,但底气十足的他,仍然信心十足。

他有条不紊、娴熟地一一切除病灶,放入肝脏,吻合腔静脉、门静脉,开放血管,吻合肝动脉,31日凌晨2时15分,移植成功。吻合胰肠、胆肠、胃肠,一系列过程中,随时进行创面止血,31日晨5时30分,难上加难的手术,历时7个多小时顺利结束(据悉,单纯一个肝移植手术,一般就需七、八个小时)。

术后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并侵犯肝门及胰腺,其他部位未见淋巴结转移,未见血管癌栓。因供肝保存时间长等原因,一度胆汁排泄较差,在内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逐步恢复。术后病人体温正常,未有任何感染,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可下床活动,已恢复饮食,安全度过手术关。

谈博士一再强调,术前准备,麻醉,术后护理,对高难度手术而言,尤为重要。两个高难度手术同时进行,没有众多科室密切配合,不可能获得成功。

两个高难度手术同时进行,这则报道,“原汁原味”记录了当时谈景旺博士为抢救一个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高超医技和超越常的胆魄、决心、意志。

那时,在谈景旺所在的苏北医院,奇迹屡屡发生。而一个个奇迹与谈景旺密不可分。

再看那时的另一篇报道——

2009年2月10日,对扬州城区中年男子吉祥(化名)及其家人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日深夜,吉祥不幸遭遇车祸,整个腹部被严重挫伤。24点左右,不省人事的吉祥被迅速送至苏北医院。

上台手术刻不容缓!值班医生、麻醉师、护士动作麻利,如同奔赴前线战场。麻醉,打开腹腔,现状惨不忍睹,五脏六腑挫伤极度严重,到处流血,血红成片,肝、胆、肾、脾、胰、肠等轮廓模糊。肝部裂开3条口子,每条约4—5厘米深,肝门破碎,胆总管、门静脉、肝动脉不止一处破裂,胰腺、肾等也都有损伤——患者生命垂危。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是否能扳回这一局,目睹者心头都打上沉甸甸的问号。尽管如此,因为医院一贯奉行“抢救患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的原则,医生护士毫不犹豫,立即用一块块纱布捂止血液渗流,同时打电话给肝胆胰外科主任谈景旺——此种状况,能否回天,只有将宝“押”在医技高超的肝胆外科专家谈景旺身上了。

谈景旺,这个名字是希望、生还、救命的代名词。

当时留下的文字这样记载:谈景旺是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吴孟超院士的弟子,现为我院外科副主任、肝胆胰外科主任。他长期从事肝胆外科、微创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曾主刀成功地开展过20多例肝移植手术。如今,凡接触过他的患者及其家属,对他的忘我工作精神及精湛医技有口皆碑,都知道他能熟练开展肝、胆、胰、脾等疾病手术,尤其对复杂的肝、胆、胰疾病有独到的方法,善于救治危重病人,并知道他在微创治疗方面屡闯禁区。

“有位危重病人,需要你立即到医院来做手术!”夜深人静,谈景旺接到电话,如同接到一道军令,一下子进入清醒亢奋的最佳精神状态。11日凌晨1点,谈景旺面对手术台上奄奄一息的吉祥从容镇定,从轮廓模糊的五脏六腑中瞬间理清治疗思路,大量输血输水,让收缩压升到60以上。紧接着,如同修补自来水管一样,先关掉水源闸门——“阻断肝门”,用了肝移植使用的技术。很快,吉祥腹腔内的血不再喷射,失血性休克被高超的医技制伏。接着,专家用科技含量高的专用血管缝线进行肝修补。此种丝线无需拆除,会自动被人体吸收,且不会发生感染。谈景旺非常专注非常细心地一针针缝着,在烂豆腐状的肝上缝补10多处破裂血管,难不难?难!玄不玄?玄!一针针,一线线,悄无声息地演绎着“传承百年仁爱,精通济世医术”的医院精神。

与此同时,1万多毫升新鲜血液、凝血因子不断流入病人体内。随着手术分分秒秒的顺利进行,肝门血管重建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稍稍有了点着落。

紧接着,吉祥腹腔内其它手术也陆续成功实施。胆总管断了一截,放置引流管引流胆汁到腹腔外;胆囊破碎,只得予以切除;胰腺、肾等损伤严重,一一予以修补,这些,对谈景旺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了。

凌晨5点零4分,历经5个小时的紧张战斗,整个急救手术获得成功,命悬一线的吉祥,终于有了一丝生还的希望。

外地专家评价:这样的病人能从手术台上下来就是奇迹!

从手术台上下来的吉祥,立刻被送进ICU。患者从手术台上下来,只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后续精心的护理、治疗,很可能前功尽弃。 ICU不仅仅监护危重症患者,而且对他们实施救护治疗,好比支撑危重症患者岌岌可危的生命之墙,不断为其他各科医生的对症治疗赢得时间赢得希望。失血性休克被遏制了,吉祥在ICU被精心监护3天后,血压开始稳定了,大家松了口气。

2月19日,吉祥被转至普通病房。岂料,3天后,病情恶化,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再度休克。他肝脏、胰腺、肾脏、神经、消化、凝血、呼吸、肠道8个系统功能衰竭,还有左侧骨盆、髋关节粉碎性骨折,尚待手术,死亡率高达99%啊。命悬游丝的吉祥又被转至ICU。医院将情况坦率地告知患者家属。对方要求请上海、南京专家来会诊。上海专家来了,南京专家来了,该请到、能请到的都来了。专家们面对如此多个脏器、系统功能衰竭的患者,都同情地摇摇头:回天乏力,结果人财两空可能性很大,只能抢救一步算一步。

家属实在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再想想办法吧,郑主任,我们相信你,相信ICU,相信苏北医院。”对方渴求的眼神,深深剌痛了主任郑瑞强的心。“试试吧,赶快采取集束治疗!”患者家属寄予的莫大希望与积极配合,给郑瑞强一贯奉行的永不言弃精神加足了马力。

集束治疗,是这两年国际上刚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先进的急救措施捆绑在一起使用。它包括机械通气、科学用药、血液净化、外科引流、营养支持等,犹如战争中攻克碉堡的集束炸弹。在病人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正确及时施行集束治疗,要求很高,难度很大。就说血液净化,一般要到血透室才能做,现在移到危重病人床边来做,国内也就少数大医院才能运行自如。苏北医院ICU因为有郑瑞强这个学科带头人,才有了下达“集束治疗”指令的底气。

吉祥多脏器损伤,血液被毒素污染,血液净化刻不容缓。于是,数个礼拜,持续进行血液滤过的同时,每天还要进行三四个小时的血浆置换,以清洗血液。吉祥是AB型血,一度全扬州的AB型血浆都给他一人用了。那是怎样的一段时间呀,密切观测,科学决策,精心操作,医生护士连环作业,每天24小时连轴转,郑瑞强回到家也是满脑子患者病情与治疗进程。

集束治疗赢得奇迹:吉祥病情逐渐稳定。可是,好景不长,3月18日,时刻密切关注他的护士突然发现,引流管里有血!一定是腹腔内有了新的出血点。根据权威专家意见,此种情况只有通过手术排查解决问题,如不上手术台治疗,必死无疑。当然,即使上了手术台,也难保绝对安全,可是,毕竟有一线希望——

为了这一线希望,吉祥被再次送上手术台再次手术?吉祥家属虽然知道手术的必要性,可也一时乱了方寸。他们要求请外地大医院专家来会诊。

麻醉后,吉祥腹腔顺着首次手术刀口被打开,只见腹腔内紫红的血不断渗出,由于内脏轮廓模糊不清,很难查清出血点。目睹的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呀。外地专家劝告:“这个手术做不了,收吧。”谈景旺博士心里想:没有退路啊,只有华山一条道了,为了这一线希望,决不能放弃。顷刻间,患者的生命如同沉甸甸的砝码,压过一切患得患失的杂念。艺高人胆大的谈景旺毫不犹豫,将个人的名誉置之脑后,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决意拼它一回。

在影像科积极配合下,谈景旺耐心细致地分离脏器,寻找出血点。助手不断地为他擦汗,似乎听到了他紧张的心跳。专家终于通过B超影像发现了吉祥胰腺下的大血肿(约1000毫升),原来是这个脓肿腐蚀了血管,胰腺下面肠系膜血管出血!必须放根管子进去冲洗。麻烦的是,这个出血点的位置特殊,它的周围血管丰富成网,稍有不慎,将会引起无可挽救的大出血。凭着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谈景旺准确分离出血肿,找到出血点,立即修补,并消除大血肿。

这一次手术又历经5个多小时,大家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奇迹再度光临。吉祥再次逃出了鬼门关,病情又稳定了。

事后,谈景旺开玩笑地说,如果脓肿腐蚀了大动脉,那么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了。

病情屡屡反复,奇迹不断发生。吉祥在病床上静静地躺着,家属在心里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从此走向平安。护士们紧张的神情似乎也有些放松。岂料,时隔一周,吉祥没了小便,肾脏功能极度衰竭,引流管内又发现血样异物。难道还要第三次手术?大家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巧的是,郑瑞强当时正在瑞士参加欧洲ICU学术年会。他的助手林华给他发去吉祥病变的短信。郑瑞强抓住机遇,与一位法国专家探讨起吉祥的治疗。这位法国专家说:“你们的治疗方法是正确的。我有位病人和你所说的情况十分相似,当时我一共给他开了7次刀,几乎一个星期开一刀,最终病人存活了下来。”郑瑞强闻讯,信心大增,立刻打电话给谈景旺,鼓励他放心大胆上台做手术。

“要不要请外地专家?”谈景旺主动征求吉祥家人意见。“不要了,我们相信苏北医院!”奇迹的屡次发生,让吉祥家属对苏北医院的设备、医技深信无疑。

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谈景旺为吉祥做了第三次手术:经细心寻找,发现胰腺上方的一根血管,因感染受侵蚀而出血。5个小时后,手术大功告成。

不出所料,一个星期后,引流管又出现血样异物。

“又出血了,开不开刀?”“开!”深明事理的吉祥家属,与医生配合默契。谈景旺又上台进行第四次手术,这一次很快就找到了出血点在胃左静脉,该静脉因浸泡在腹腔感染之中而受侵蚀。手术再次获得成功。

2月11日至3月31日,50天内4次手术,医患携手,一次次击败死神,一次次感动上苍,吉祥比那个法国专家所言历经7次手术的患者幸运。第四次手术后,他再也没有出过血,8个衰竭的系统逐渐迈向康复期。吉祥家属得知国际上该用的抢救措施都用上了,心里充满了对专家们的钦佩与感激。

9月中旬,吉祥出院了。经过各项检查,发现他的内脏功能已完全恢复。

翻翻摞成尺把厚的病历,与死神的一次次决战历历在目。

说起往事,谈景旺一再强调,成功救治吉祥离不开多科室的精诚合作。它展示的是医院综合实力,演唱的是仁爱与医术的赞歌。

谈景旺用事实说明:“最好的出路,往往是在没退路时‘逼’出来的。”

2014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临床部肝胆外科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为67岁的患者周女士成功实施了全结肠联合胆囊、阑尾多脏器切除术。术后,患者来该医院复查,自觉不适症状消除,检查指标正常,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同时完成三种病变手术,国内尚未见报道。

患者来自江西,术前,饭后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当地医院诊断为多节段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胆囊息肉、慢性阑尾炎。患者经多种保守治疗无效,2014年8月初慕名到北京304临床部求治。肝胆外科主任蔡守旺、副主任焦华波、主任医师谈景旺等多名专家对其病情会诊,认为诊断明确,需手术治疗。

考虑患者年龄较大,为减轻手术带来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实施全结肠联合胆囊、阑尾切除术,同时制定了开腹手术的备用方案。8月15日,由谈景旺主任医师主刀,在患者脐下缘半弧形切开3厘米切口,利用人体固有的通道“脐孔”,将腹腔镜和操作器械置入腹内,仅用不到2个小时,成功完成了全结肠、胆囊、阑尾切除术,术中出血100毫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天后康复出院。

谈景旺介绍说,许多老年患者就诊时合并有多种疾病,担心开腹手术创伤大难以承受而放弃根治性治疗。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合理利用人体自然通道及生理解剖特性,创伤小,恢复快,风险可控,非常适合老年患者,且术后腹部无明显瘢痕,美观效果好,也受到许多年轻女性的青睐。

谈景旺在致力于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的同时,长期追踪国内外生物免疫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成功救治了多位被认为“无法切除”的肝脏巨大肿瘤、胰腺肿瘤、肝门胆管癌、胆囊癌、后腹膜巨大肿瘤及多次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并获得长期生存。

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2017年11月,一名57岁的陈姓患者因咳嗽伴肝区不适,于是就诊当地门诊,起初这位患者一直在口服止咳药及保肝药,然而症状没有半点缓解。于2018年5月12日咳嗽加重伴肝区不适,于是就诊瑞昌中医院,完善检验检查。这次检查诊断出这名患者为原发性肝癌,且肝癌肺转移。然后联系到谈景旺,谈教授于2018年5月为患者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术后病情平稳。为了进一步治疗,2018年5月14日就诊本院科室,口服抗癌药物进行治疗。3周期后复查,肿瘤标志物AFP降低,肝脏及肺部肿瘤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给予再次联合替吉奥单抗行2、3次化疗。

在此次治疗中,患者从5月14日起开始给予热疗治疗5次,每次120分钟,最高功率1000W,总计热计量5000Kcal,经过谈教授和医生们的不断努力,以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下,肿瘤标志物APE出现明显变化。经过多次化疗后,肿瘤明显减小,患者腹部胀痛消失。这对于患者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肿瘤刚诊断出来时,患者难免心灰意冷,多次化疗的过程中,也曾试图放弃。但谈教授不断鼓励患者,给患者信心,用自己的专业医学手段让患者完全信任于他,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谈景旺高超的医技成功挽救,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不断从谈景旺的“手里”诞生。

由于胆管堵塞而引发胰腺炎,78岁的张老在半年之内已经连续三次游走在生死的边缘。什么时候能把那个“定时炸弹”给拆除成为张老的一块心病。于是,这半年来,除了看病,张老一直在找一家敢为自己开刀的医院。而近日又一次病危,所幸遇上一位医生,让他重生了。

张老要求手术,但去省里3家大医院住院检查之后,得到的答案都是“拒绝”。因为张老已近八旬,除了胰腺炎之外,还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肺功能也很差。对这种身体状况的老人,如果强行将腹腔打开进行手术,那么大的创伤,恐怕老人连手术台都下不来!

唯一可考虑的是进行微创手术,但是张老的病,源自胆总管,通过摄像头在电视屏幕的显示下做指引,将仅有筷子粗的胆总管切开,目前罕有成功的先例。考虑到种种因素,已经没有医院敢接收这个老人了。失望之余,张老只能出院,等待机会。

却不想危险来得如此之快!就在张老出院的第二天上午,便出现危急状况!

是心梗,还是胰腺炎发作?尽管老伴也是医生,可看到张老的状况也吓坏了,赶紧拨打120。几分钟之后,省二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把张老接到了医院。仔细检查之后,发现是胰腺炎发作,但情况比前几次更糟。

病区的李主任、顾副主任看到这种情形,也皱紧了眉头。保守治疗恐怕也撑不了几天了!老伴心一横,危险也要试试,还是开刀吧!这棘手的活,摊到了肝胆外科主任谈景旺博士的身上。他尽管开始也有些犹豫,但老人危在旦夕,生死一搏,也顾不得许多了。

跟其他医生的判断一样,老人已不适合做开腹腔的手术了,“三个钥匙孔”下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不可能中的唯一希望了。

胆囊已经烂掉了,胆总管及相邻的其它器官也都发炎烂成一团,腹腔网膜已经变黑……谈景旺主任在显示屏上看到的腹腔是“一团模糊”,比想象中的更糟糕。要想把胆囊摘除、再将细小的总胆管分离切开,再将管内阻塞物冲洗并放入引流管。这平日里看起来还算简单的手术,现在却让人无从下手———通过小小的孔洞,将手术器械插入,并且要完成以上的全部动作,只能靠技术和耐心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切除、切开、冲洗、插入……步骤一点点在完成,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谈景旺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了。长达4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手术成功了!

对高龄高危重患者进行腹腔内窥镜上切开胆总管的手术,这一次,真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乔布斯说:“人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谈景旺正如乔布斯所言,“最大限度地”用他的“天赋、才能、技巧……”挽救的一个个癌症患者,有的延长了生命,有的至今仍然非常健康。

杨女士,福州人,51 岁,右肝多发肿瘤,手术1 年后复发再治疗,现无瘤健康。“从手术到现在已经过去19年了。19年前,是谈景旺博士将我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我非常感激、感恩谈景旺博士,是他让我远离病痛的折磨,舒舒服服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了世界的发展变化,看到了家庭和亲人们的生活变化,也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杨女士用哽咽的声音告诉我们。

陈先生,泉州人,32 岁,肿瘤并侵犯膈肌及血管癌栓,现无瘤健康20 年 。泉州的陈先生说起当年谈景旺博士为他诊治疾病,更是激动万分:“没有谈博士,我年轻的生命早已灰飞烟灭。我今天的美好生命、幸福生活是谈博士给的,我和全家永远不忘谈博士的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