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娱乐
专访当年垦荒创业参与者 弘扬共青人开拓创新精神 ​九山洼知青点上了6集电视纪录片《共青城》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朱淳兵 时间:2017-04-24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朱淳兵 /摄)共青城市,是江西省最年轻的城市。随着中共中央原总书胡耀邦的夫人李昭与丈夫一起长眠共青城富华山的时刻,央视新影集团纪录片摄制组刘江导演一行7人再次来到共青城市,进行电视纪录片《共青城》的取景拍摄。值得注意的事,作为建筑物保存完好九山洼知青点,上了《共青城》纪录片。

 


讲述当年知青的故事


1、胡耀邦与共青城 

1955年,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中国面临城市人口过多、粮食不足的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现在的共青团)号召青年人去开垦荒地。当时,上海有超过1000 名青年报名,最终,从这些青年中挑选出98人,于当年10 18 日抵达江西省德安县八里乡九仙岭附近开始垦荒。

同年11 29 日,时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来到德安县探望垦荒队,并为垦荒队题了“共青社”的名字。


1984年12月12日,胡耀邦应垦荒队员之邀再次来到共青垦殖场调研


1978 年,共青社经历了几次搬迁、重组,逐渐走上正轨。此时胡耀邦也复出工作。926 日,在北京得知了共青社的发展情况后,胡耀邦题写了新的名字“共青垦殖场”。

1984 12 12 日,应垦荒队员之邀,胡耀邦第二次亲临垦殖点,此时垦荒队的年产值已经超过6000 万元,场部建设了学校、医院、商场、电影院等设施。听取对未来的规划后,胡耀邦第三次题字“共青城”,并约定下次再来。


胡耀邦为江西共青城题写“共青城”



1989 15 日,胡耀邦不幸逝世。按照家属的愿望,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共青城郊外的富华山上。1990125日,胡家人在时任中办主任温家宝的陪同下,护送胡耀邦的骨灰来到位于市中心东南大约4公里的富华山上。

胡耀邦曾三次到这里,前两次是鼓励青年开荒创业,第三次则是安息于此,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一员。

415日,是胡耀邦去世28周年,胡耀邦的遗孀李昭的骨灰安放仪式也在江西共青城举行,家属包括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刘湖、胡德华、女儿李恒,以及亲属等,各地有千余名民众出席胡耀邦夫妻骨灰合葬仪式。

 

与丈夫长眠在这里

2、《共青城》第二次取景拍摄 

413日,央视新影集团纪录片摄制组刘江导演一行7人再次来到共青城市,进行电视纪录片《共青城》的取景拍摄。其实,早在201612月,6集电视纪录片《共青城》就已经在共青城开拍取景。

据悉,该纪录片由共青城市委宣传部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为6集高清电视纪录片,主要以195598名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来江西垦荒创业为切入点,全景式展现新老共青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历程,以及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共青城市的历史演变。

走访老知青

当日下午,刘江导演及摄制组工作人员不顾从北京而来的旅途劳累就立即投入工作,深入甘露镇前山村肖家自然村组,翻山越岭,趟过荆棘茅草丛,选择再场当年垦荒队员搭茅棚的地点。

摄制组一行深入九仙岭脚下的上海青年志愿队员垦荒旧址拖沟岭、金湖乡等地,用摄像机镜头、航拍视角记录下志愿垦荒青年的创业足迹。甘露镇党委副书记王晓沙、前山村党支部书记冯后才等到现场协调相关工作。

 3、专访当年垦荒创业参与者

 该纪录片全景式展现1955年至1985年,新老共青建设者们的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30年历程,讲述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再共青城的发展历史故事,从而进一步弘扬与传承共青精神。

连日来,摄制组一行先后专访了老垦荒队员代表倪新华、王宝华和陈国祥、周以琴夫妇以及共青垦殖场原机械工程师虞励生,还专访了共青垦殖场历任场领导代表中的安珍清、王金华等,并前往德安县专访了共青垦殖场原党委书记之一的陈广福,讲述他们当年参与共青建设的亲身经历。


女知青给家人写信报平安

同时,摄制组一行还从当年垦荒第一站的九仙岭下拖沟岭开始,沿着垦荒创业初期共青人三次垦荒、两次搬家、三次艰苦创业的坎坷发展历程,深入金湖乡、南湖及江益和恒丰垦殖场等地,拍摄或情景再现了共青新老建设者的旧址及艰苦创故事;并在燕坊九山洼临时搭盖了茅棚、邀请了南大共青职业学院艺术系大学生参演了当年垦荒情景再现部分内容。

摄制组一行工作人员及共青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拍摄工作的同志们早出晚归,放弃了双休日休息时间,连续作战,用摄像机镜头、航拍视角记录下新老共青建设者们的创业足迹。

据悉,此次拍摄经过近10天工作,已圆满完成第二次拍摄的计划任务;5月初,央视新影集团还将派出摄制组再来共青城,完成最后的摄制工作。

 

劳作之余来个歌咏比赛

4、搭茅棚重点取景九山洼 

春天的共青城,到处是一片青翠。在这座和胡耀邦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里,除了胡耀邦陵园和耀邦红军小学外,很难找到其他和胡耀邦有关的痕迹,包括胡耀邦曾题写的“共青城”三个字。不过,20世纪80年代共青垦殖场的小楼依旧是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

作为整个共青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知青点——九山洼知青点,是《共青城》纪录片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知青搭盖茅棚的镜头,就被选在九山洼。


拍摄茅屋

地处永修县燕坊乡江垅村的九山洼知青点,因为交通不方便才得以保存下来。青砖建成的集体宿舍,方形的粮仓,水泥建成的篮球场、晒谷场,残留一半的机米厂,圆柱状的石碾滚,碉堡状的自来水水塔,水泥制板盖住一半井口的大型水井,锈迹斑斑的贮油灌,晒谷用的风车,挑土用的箕筐……九山洼知青点至今保存着上个世纪70年代的风貌。

据了解,九山洼知青点在共青城所有的知青点中,是最年轻的一个知青点,也是江西省较大的一个知青点。


知青用泥巴糊茅草房



该知青点第一批进驻的知青,时间是1975714日,大约40人左右;第二批于同年1120日进驻,前后共有161名知青从全国各地下放到这里劳动,这里集中着省储运公司、省食品公司、食品车队、供销车队、省储运一部、省储运二部、省食品航运公司等多个单位。


据介绍,这里原先是一片荒芜的芭茅山,地势相对较高,周边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因为地处鄱阳湖和柘林湖洼地,经常因水患而颗粒无收,上面就决定在这处高地上设置一个知青点,目的就是要将周边大片的荒地开垦成农田。

拍摄知青打扫卫生



九山洼知青点,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准备将其作为文物申请保护。考虑到九山洼知青点原生态的建筑风骚保存完好,根据摄制组的取景要求,决定将知青搭茅棚的取景选择在九山洼。

 图为相关图片。朱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