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记者走进会昌县洞头乡河头村香菇种植大棚看到,一根根菌棒摆放整齐,菌棒上一朵朵灰白或棕黄色的蘑菇探出“脑袋”,犹如一把把“小伞”,个大肉厚、肥硕饱满,长势喜人。种植户和工人们穿梭在大棚内采摘、分拣、装筐,一派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象。
“像我这个香菇大棚,共种了一万包菌包。目前,每天能摘千斤左右的鲜菇,按现在每斤四至五元钱的行情,一天就能卖四五千元,效益还是很可观。”说起香菇产业的前景,河头村的菇农谢兴启充满信心。
要想产业发展好,找到销路是关键。洞头乡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把老粮管所改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并引进龙头企业和经销商,对香菇、辣椒、芙蓉李等农产品进行统一分拣、包装、加工、销售,有效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提高市场流通效率,拓宽销售渠道,让农户种植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好。
“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和销售链,农户种的香菇、辣椒、冬笋等农产品会进行统一收购,收购后发到全国各地的市场。像当地农户拉过来的香菇等,我们都是有多少收多少,现卖现结,确保不滞销、卖得出。”洞头乡农产品交易中心经销商黄蓉说。
近年来,该乡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通过“公司+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成熟快、采摘周期长的香菇产业。目前,已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共有香菇种植大棚70个,种植香菇70万菌棒,年产香菇约75吨,产值可达750万元,并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
“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注重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加强农特产业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洞头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胡志鹏说。罗 敏 吕春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