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农历十月至次年正月,江西省瑞昌市黄金乡总是弥漫着一股特别的香气——那是鱼面的味道。这段时间,是制作鱼面的黄金时节,各家各户都陆陆续续开始做鱼面,因味道鲜美、工艺复杂,常常供不应求,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黄金乡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鱼面生产加工,传承鱼面文化,带动村民致富。
“吃鱼不见鱼,似面亦非面。”鱼面,是一种用鱼泥和红薯粉搅拌制作而成的食物。鱼面的制作看起来简单,其实选什么鱼、用什么粉都是有讲究的,于细节之中见功夫。走进黄金乡金岭村鱼面食品厂,映入眼帘的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将一条条鲜活的鲢鱼洗净、剁碎加工成鲜鱼肉泥,再将鱼肉泥与一定比例的红薯粉混合,经过搅、揉、擀、蒸、晾、压、切、晒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这样生产出来的鱼面不仅保留了鱼肉的原汁原味,还融入了薯粉的香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可煮可炒,烹调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依托“黄金福地,鱼面之乡”的特色,黄金乡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成功申报黄金鱼面商标,培育出了一批以黄金鱼面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产业项目。随着鱼面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在界首村金丝惠民食品加工厂引进3条生产线的基础上,金岭村又投入60万元新建村集体产业基地——金岭村鱼面食品厂,进一步扩大产能,助力乡村振兴。
“每天送完孙子上学,我就来这做事,下午要接他,我就早点收工,按时记工,一小时13元,既能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家里。”金岭村村民朱木秀忙着将晒干的鱼面装袋封箱。“还不止这些呢,我们自家种的红薯也能拿来厂里卖,不愁销路,这又是一笔收入。”在一旁忙碌的村民周鲜花连声附和道。黄金乡金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世贡表示,当前订单供不应求,不仅对原材料需求大,对劳动力也有需求,金岭村凭一“面”之力,助农增收。
“为保障鱼面生产的高效与品质,我们一方面严格把控原料供应环节,确保食材新鲜优质;另一方面不断更新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订单,同时,积极组织鱼面制作技艺培训,让传统美食代代传承,让鱼面之香飘满四方!”黄金乡党委书记祝志凯表示。张子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