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琐事、邻里纠葛,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矛盾纠纷,实则紧密关联着家家户户的 “幸福指数”,也深刻影响着基层治理的 “安全指数”。瑞昌市黄金乡积极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把工作重心聚焦在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与调处化解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群众堪称基层治理的‘千里眼’与‘顺风耳’。邻里间的争吵拌嘴,干部可能难以及时察觉,但周边居民朝夕相处,谁家有矛盾苗头,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我们就是要发动群众担任‘民情哨兵’。” 黄金乡北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皎洁说道。
黄金乡充分挖掘网格优势,在全乡 27个网格配备网格员的基础上,又增派了 58 名网格辅助员,着重强化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领域的矛盾排查与调解工作。通过整合网格化资源,主动探寻潜在的矛盾纠纷,实现从过去 “坐等上门、被动调解” 到如今 “主动排查、主动解决” 的转变。对于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坚持情、法、理融合,以情感化、以理说服、以法教育,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确保小摩擦能早发现,大冲突能早平息。
“赡养父母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不受经济状况、居住距离的影响。住得远的多出些钱,住得近的多尽些力,赡养老人每个家庭都责无旁贷。” 在北山村调解室内,王皎洁支书正在组织当事人调解赡养老人的纠纷。
北山村在矛盾调处过程中,始终把法治宣传贯穿全程,向老人的儿子儿媳普及家庭矛盾、赡养老人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借助亲情沟通消除隔阂,为矛盾化解注入亲情的 “修复剂”,最终成功化解这起矛盾。
近年来,黄金乡的 “网格力量” 充分发挥作用,网格员们在各自网格中身兼 “纠纷调解员”“平安守护员”“群众服务员” 等多重角色,真正做到 “大事全格联动、小事一格解决”,让基层治理充满温情,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王 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