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精英人物
谈雨非,一片“诗”心在玉壶
来源:市场信息报-红色资讯 作者:朱淳兵 时间:2017-07-14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文/摄)今年4月28日,“瑞昌诗词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联谊会暨2015·羊年谷雨诗会”在江西省瑞昌市艺术中心召开。会上,一集由谈雨非创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博士拨冗作序的《思齐轩诗选》在众多名家手中相互传阅,大家纷纷击节赞叹。谈雨非是瑞昌诗词创作的活跃分子,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醉心于与同道们在一起吟咏唱和,激发诗情。《思齐轩诗选》是他多年来诗歌创作的精选,全书分四言、五言、七绝、五律、七律几个部分,题材广泛,各体皆备。通过这次采访,记者才真正了解到生活中的谈雨非有一片“诗”心。

谈雨非

A、一次偶尔机会让他步入诗行 

1972年,谈雨非出生于洪一乡大畈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也是一个书香门第。祖父谈达夫是民国时期的知名文人,除短暂的军旅生涯外,毕生以教书为业,解放前在瑞昌、武宁、阳新等地开坛授徒。

教学之余,谈达夫先生还砚田耕耘不辍,曾自辑诗、词、文、联、札记等共有36卷。不料手稿在文革期间被付之一炬,老先生最终是抱憾而终。

后来,谈雨非伯父谈太平和父亲谈太恒遍访赣鄂两省三县,欲寻父亲当年的遗墨,均失望而归,一无所得。谈雨非告诉记者,父亲谈太恒自幼饱读诗书,无奈时运不济,一直躬耕于农村,闲暇之余,经常与乡贤吟咏酬唱,不亦乐乎。

大畈村,是一个300多户人家人口不到2000的行政村,却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自恢复高考以来,该村走出了5名博士后、8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在方圆一带素有“文化盛产、文人盛出、文风盛行”的美誉。谈雨非就出生和成长在这样一个地域和人文环境之中。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谈雨非的中学时代,也是最纯真的年代,同时也是文学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青年的谈雨非,是文学的谈雨非,意气风发,那时尽管文字功底并不深,但他喜欢用笔和激情描绘着美好的“诗心”梦。

1991年,谈雨非从江西税校毕业后,分配到国税局工作,与诗词创作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真正让他步入诗行,仅是一次偶然。

“2008年底,邻乡肇陈镇的徐维畴先生委托我捎上一本自己创作的《耕夫吟》给我父亲。当时,我并没当作一回事,因为我对今人写作格律诗词并不以为然,认为唐宋大家早已把好诗好词写尽了,后人无需枉费心机。”谈雨非对记者说。

“有一天,我随手翻开《耕夫吟》,结果竟被书中的清词丽句所深深吸引。”谈雨非说,当他读到《咏扫帚》时,似有所悟,产生了和诗的冲动。和诗虽然稚嫩,但很快就得到了徐维畴先生的肯定。又有一日,喜欢舞文弄墨的表哥到他家串门,面索对句,他一时技痒,对得倒也妥帖灵动。自此,他诗、联产生了浓厚兴趣。 

B、性谦笃学尤其酷爱传统诗词 

不久,谈雨非创作了首《咏苍松》,请教于当地知名诗人王忠桐先生。王忠桐先生不但对他进行了悉心指点,还给予了褒赞,同时鼓励他系统学习诗词格律并进行创作。就这样,他成了瑞昌诗坛群星中最年轻的一员,在名师的指点下,他的诗艺得到很大提高,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加之勤奋,短短几年下来,积有格律诗近千首。

谈雨非告诉记者,学诗、写诗虽苦,但也妙不可言。每当他读到前贤的佳作,如获至宝,忘情叫好;当自己偶得佳句,则反复吟咏,欣喜若狂;诗友之间笺束往来,提高了诗艺,增进了友情;与父亲、舅父之间的唱和赠答,更是在两代人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谈雨非性谦笃学,尤其酷爱传统诗词,对古人所写的名篇,读到兴奋时,竟然能对诗中的内容能过目不忘。 

谈雨非初中三年,是在洪一中学度过。就在距离中学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双港河,跨河的是一座石拱桥,也是谈雨非中学时期常捧书阅读的地方。相传双港桥为明隆庆年间当地一和尚断臂化缘所建,至今仍为交通要道。事隔多年,谈雨非仍然难忘双港桥,他的一首《乡河》摄人心魄:

一路尽欢歌,梦寻双港河;

潺潺桥下水,可是旧时波?

廖廖几句,就让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农村跃然纸上。

有人说,谈雨非出生于诗礼之家,就学于才子之乡,他的血脉当中固有尚文基因,一经碰触终于迸发,也就顺理成章。

“时人讥我情商少,不解金钱名利场”,格律诗词创作是件苦差事,既不能因之成名,更无法藉以谋利。也许在他人看来,三更灯火五更鸡,一字捻断数茎须,不知究是为何。谈雨非《诗囚》一诗,于个中委曲况味,大约可见一斑: 

三更夜月挂楼头,缀字成文竟未休;

一觉内人嗔责甚,赧然无语为诗囚。 

谈雨非的思齐轩诗选

C、题材广泛关注民生信手拈来 

谈雨非给人的另一个印象就是非常健谈,与同学朋友一起聚会时,不忘插科打诨,而且还眉飞色舞,一双喜欢盯人细看的眼睛,带着一分狡黠两分天真七分智慧。

谈雨非的《思齐轩诗选》是他多年来诗歌创作的精选,题材广泛,各体皆备。

“莫无骨气不还牙,剑气冲天岛即拿。自古军民当守土,岂容倭寇辱中华!”(《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有感》)作者铿锵之声,天地动容。

“和平非退让,铁血捍江山。”(《参观海后部队驻地有感》)“凝聚民心须一战,金瓯固否问三军。”(《黄岩岛对峙事件》)可见诗人的一腔热血。

“书生忧海防,入梦射天狼。热血腾千尺,纵横万里疆。”(《参观海后部队驻地有感之二》)报国请缨,豪气干云。

谈雨非的诗特别关注民生,而且对民生有着很深刻的思考,他的《读潼关怀古》句:“民主分权日,尊严保障时。”便是这一思考的结晶。令人欣慰的是,当今执政党对民生高度重视,正在从体制、制度上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国家为广大农村老人发放养老补贴,作者喜称:遥想当年千叟宴,何如今日布甘霖!

诗人对民生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具体微观层面。诗人赞袁隆平:“世间大爱惠苍生,心系人民朴素情。莫说稻粱些小事,饥肠辘辘不和平。”下乡植树:“但愿东风吹拂后,枝枝挂果富农家。”纯粹一片赤子之情。对于社会底层劳动者,作者更是不吝理解同情,“足底轻轻按,身肢慢慢揉。和颜悦宾客,眼角隐烦忧。”作者从《洗脚女》中表达了怜悯之情,从细微之处出之,倍觉感人。

谈雨非构思诗歌的精巧!巧妙地令人感觉耳目一新,感觉到那份新鲜和别致!这些精采纷呈的诗句,或清新婉约,或豪迈沉雄,或超然物外,或挣扎愁城,读来令人如痴如醉,荡气回肠。读谈雨非的诗,能让人感觉到思想、感情、艺术、灵感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谈雨非的诗心、诗味、诗境,也令人击节。这组来自生活、来自内心隐秘深处的诗行,宛如一股又一股汩汩涌出的温泉,温婉地揉动笔者的心灵之弦……诗句因为真而有了力量。 

D、笔端景致明丽眼前俏影可人 

读谈雨非的《思齐轩诗选》,感觉作者在形象艺术方面用功颇深。例如《听鸟》:“花开小径竹林深,身沐芳香隔叶吟。嘎玉敲金人不识,一溪幽韵和清音。”竹林小径,野花吐芳,微风徐来,溪琴竹韵,鸟吟相杂,其景其境,玲珑优雅!

如果说以景象寄托情怀过于含蓄的话,那么以物象寓情志则明了许多。例如《咏柏》:“枯皮包鹤骨,心似比干红。”《咏竹》:“玉骨人夸擎翠盖,冰魂自守爱红妆。”《咏荷》:“影入清樽诗骨瘦,声随长笛梦魂欢。”《咏伞》:“弃用超然不问因,不仇富贵不嫌贫。屈身事主非柔弱,风雨撑天铁骨伸。”这些诗句,写物而不拘于物,略其形而精其神。以物喻人,亦物亦人,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景仰和赞美。

用诗语写人存照,是《思齐轩诗选》的一大亮点。人性何其复杂,能用简短的文字准确把握人物特征,为其绘形绘声,传神传情,可不是简单功夫。

谈雨非笔下的《小陶》:“陶家一丛菊,素色映东篱。寂寞含香蕊,相思惹我题。”陶家小女,素淡如菊,含香自持,撩人神魂。

《小李》:“风尘仆仆来,欢乐荡幽怀。笑似春风里,桃花灿烂开。”春风桃李,热情开朗,巧笑倩兮。

《文婷》:“似玉一娉婷,迎眸透性灵。诗书储满腹,笑靥溢温馨。”外端内秀,冰清玉洁,才堪咏絮,羞花闭月,都写得特征鲜明,形象鲜活,情趣充溢,俏影可人。

又如《山村春色》:“细雨濛濛烟柳浓,青山翠色有无中。问君何处寻芳好,村畔清溪绿映红。”山村清晨,雨蒙烟柳,雾漫青山,惝恍迷离。而转入清溪,却见桃红柳绿,好不绚丽!

……

谈雨非写诗似乎都是信手捻来,充满了对爱情,对友情,对人生,对生命,对大地,对宇宙的深刻思考。在他眼里,一切都可以入诗,皆发自于内心的真诚!也就是这份真诚,才会感动读诗的人,才可以落入另一个人的心里,引起共鸣。

谈雨非年轻倜傥,然不为物欲所惑,业余唯学唯诗,令同龄人刮目。

“如果我们的时代多一些诗、多一些写诗的人,就会多一份淡定,多一份高尚,少一些浮躁,少一些庸俗,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更加和美。”一位诗人是这样对谈雨非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这个诗词衰微的时代,谈雨非依然拥有一颗诗心,小诗写得红花绿叶,芳香四溢,非常难得!真的可谓一片“诗心”在玉壶了!


谈雨非

小记:谈雨非,字宗泽,号门外客,原名宇飞,又名宇煌,斋号思齐轩,1972年生。谈雨非一直在市国家税务局工作,是中华当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瑞昌诗词联学会理事,和瀼西诗社秘书长。谈雨非自幼爱好文学,偶有作品发表、获奖。2009年,在第六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中荣获中华诗词精英奖卓越诗人奖,被授予中国文学60年杰出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在第七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评比中荣获第七届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精英奖银奖,被授予中华诗词杰出著作家荣誉称号;2011年,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诗书画献礼”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图为谈雨非本人以及他的《思齐轩诗选》。记者 朱淳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