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文/摄)认识胡世荣,缘于他的书法;走进胡世荣的世界,也缘于他的书法。在一个雨后初霁的傍晚,记者在朋友的引领下,来到胡世荣自己家里的书法创作室。还没有进门,就已闻到一股浓浓的翰墨香味,寻香进屋,蓬荜因书法而生辉。
胡世荣书法
初识胡世荣,他的话语并不多,给人一种老于世故的感觉;可是与他聊起书法的话题,就显格外的精神矍铄,健谈幽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热爱书法的缘故,他竟然放弃县委机关从政的机会,主动要求到企业工作,亲朋好友对他的举动表示不能理解,但他却非常恬淡。
1956出生的胡世荣,祖籍江西南昌,高中毕业不久,就下放到德安当一名知青。从知青返城的第一站,因为有文字和书法方面的潜质,他被安排在德安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无论是知青,还是县委机关秘书,最能让他心仪的就是书法。工作之余,总是一个人躲在一边潜心练习自己的书法。每次练习书法都是全神贯注,达到了一种“忘我”、“忘忧”的境界。
胡世荣书法
按理,在县委机关工作,本来有个好的前程,领导找他谈话时,出乎领导意料之外的是他竟然自己主动要求到企业去工作,许多同事和亲朋好友为他表示婉惜,而他却非常恬静。其实,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自己喜欢书法和篆刻,而玉雕厂是他施展这方面才华最理想的地方,尤其是玉雕厂厂长也是一名篆刻爱好者,对胡世荣的书法进步起了很大作用。
胡世荣告诉记者,从1972年开始接触书法和篆刻,自己先学柳公权、颜真卿书体,再学王羲之书法,临兰亭、圣教两序,后临张迁碑,和邓石如的篆书,草书,又学于右任……下乡插队时,书法实践较多,途中笔耕不辍,有“知青书法”的时代烙印,博学与历练形成了胡世荣的书法特点。
胡世荣书法作品
后来,他担任过玉雕厂副厂长,再又下海经商。不管在什么岗位,只要有闲暇时间,就拿把笔在书房里信马由缰。渐渐地,他的作品开始屡屡在参展参评中获奖。1984年,他的篆刻作品在九江市职工书画展中入展;1993年,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桂林杯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2010年,送报的书法作品《陶渊明饮酒诗》在第十届中国世纪大采风活动中荣获银奖;2012年,书法作品在九江市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入展;同年,作品入选江西省第六届书法临帖展;2015年,作品入展江西省第五届老年书法作品展……
多年来,胡世荣在艺术道路上努力跋涉着,积极探索着,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水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为了提高自己,1984年,他又进了浙江书法函授学校并结业;199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创作委员;他的书法“作为人类硬笔书法艺术的创造者、开拓者,为人类的艺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联合审定特授予“世界硬笔书法家名人资格证书”,资格审定:世界高级硬笔书法艺术家。
同道者点评胡世荣的书法特点:性情挥洒,随意率真;活用传统,变化莫测;秀出书林,风格独具。他在用笔时卷舒自如,在轻灵飞动的挥毫中,在那细劲、遒婉的线条中,有一种神融笔畅似的适意,悠悠地流动于指腕之间,落实在点画之间,从而体现他的学识修养。
展示自己的作品
随着从岗位上退休后,胡世荣与同道者不断传播中国书法,业余时间潜心钻研中国传统书法,博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书法水平不断提高。“其实,书法能养生。写字时需要用气力,精神集中,无忧无虑,杂念尽除,这也是养生之道。”胡世荣笑着对记者说。
胡世荣为人直爽,做事认真实在,待人谦虚豁达。“书以人贵”,他的人品、书品、文品三位一体,与时俱进。他在练习书法时,读贴为先,苦练为后,心领神会,悟其之法理,究其之真谛,以自学为主,交流切磋为辅,使转严守法度,章法自然,为变求险。
胡世荣与书法名家在一起
近年来,他又开始广采博取,在“严谨率真”与“苍劲雄健”和“飘逸自如”间潜心探寻篆、隶、草书之间互化的艺术之路。同时,又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坐标里上下求索。
书法家,是个让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称谓。“书法对于我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将继续伴我一路走下去。”胡世荣笑着对记者说。
图为胡世荣在书法以及他的部分作品。记者 朱淳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