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通讯员 崔爱平 摄影报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穿行在江西省湖口县广袤的农村,亲历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项项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现代农民……处处折射出这块大江大湖之滨的土地,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织就了时代的美景,而且延续了乡村的牧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强基础,环境大提升
2006年以来,湖口县紧扣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题,遵循“培育中心村、整治保留村、撤并萎缩村、保护特色村”的原则,高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2016年连续十年蝉联“全市新农村建设综合先进县”殊荣。铺开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2.6亿余元,建设了526个新农村建设点,共涉农户20580户、人口83320人,惠及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建设点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生态村”的新生活;推进了10个市级镇村联动示范镇的集镇新区建设、老集镇提升和中心村建设或拓展等工作,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了农民建房管理,结合村镇联动建设发展,鼓励农民到集中区域建房,强力推广“粉墙彩瓦”新户型,铁腕整治农村“两违”建房;加快推进“两沿”(九景、彭湖高速公路沿线)提升工程,提升城乡发展关联度,为全市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作出表率;坚持 “一点一线一面”(“一点”即新农村建设点,“一线”即主要干道沿线,“一面”即区域内面上工作部署)为工作重点,全覆盖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B、调结构,产业大发展
将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之魂,按照全县突出主攻“城郊蔬菜、特种水产、花卉苗木”,巩固发展“九江水梨、中药材、油茶”,大力实施“6212”工程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力推进“一村一品”富民产业发展,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据统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九年来,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共打造了5千亩城郊蔬菜、2万亩特种水产、2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九江水梨、2万亩中药材、2万亩油茶示范基地,种养总面积突破10万亩,85%以上的建设点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作支撑,一批特色产业村初步形成。
C、树新风,乡风大塑造
推行新农村建设点“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社区”等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建设点成立了“一会六站”,建立了制度,明确了责任,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农家书屋、户外活动场地相继建成。开展了“三村十星”等创评活动,逐步培养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诚信友爱、崇礼尚德”的良好风尚。湖口青阳腔、湖口草龙等原创性有一定影响的县域文化品牌在建设点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D、集资金,项目大整合
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资金和项目整合的大平台,坚持以财政资金撬动民间资金投入,取得了新农村建设“四两拨千斤”的投资乘数效应。在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主动衔接农村清洁工程、农业产业化、农村沼气、农村卫生改厕、农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扶贫移民和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危房改造、造林绿化、一事一议、一村一品、以工代赈等各类涉农资金,并切实加强社会资金投入和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亿余元,其中财政投入8800余万元、衔接涉农项目资金7200余万元、农民群众投资投劳6800余万元、社会资金投入3200余万元,涌现出九钢公司投入150余万元慷慨支持我县新农村建设、马影镇李湘村李新华(系贵阳市三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个人出资120万元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等先进典型,这些资金的集中投入,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图为湖口县新农村景色。通讯员 崔爱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