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间的古樟树。刘淑洪摄
古树名木是绿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独特的自然历史景像。为了保护一棵珍贵的千年古樟树,宜丰县一条造价过千万的公路给古树让道,多花20余万元让古树在道路中间“安家”,使之成为宜丰一道独特的生态地标。
在今年改建完工的大广高速宜丰连接线上,有一道特别的风景,一棵有着千年树龄的古樟矗立在公路中央,根部围砌草坪,顶部茂密叠翠,与路融为一体,成为宜丰东大门的“迎客樟”。据了解,这条连接线在改建之前,本来是二级路标准,公路刚好在古樟一侧。这次路面拓宽一倍,古樟正好位于公路中间,按路线设计,需要移栽古樟。施工方为保护宜丰生态环境,决定公路建设为古树“让路”。为了改建好道路,又能保护古树,宜丰县决定多花24万余元为古树征地建护栏。于是,宜丰县就多了这道独特的风景。
让造价1200多万元的公路为古树让道,给古树撑起保护伞,这在宜丰县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石花尖垦殖场刘淑洪告诉记者,垦殖场对境内的楠树、槠树和樟树等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重点保护,其中就有三棵古樟树是让路“绕行”修的,这样做既保护了古树,又保留了分场、队的原本风貌。
在潭山镇洑溪村的古树长廊,楠木、柏树、椢槐等80多棵树龄在600年以上古树名木连片成林,安然挺立,成为该村永久的“绿色银行”。洑溪村这条古树长廊始建于北宋年间,在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接力保护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江西省唯一的村级千年古树长廊,每天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为了保护好这些古树,洑溪村每年都要记载、清理、检查,保护它们更好地生长。
目前,宜丰县拥有古树2600余株,涉及22科26属33种,其中一级古树268株,二级古树688株,三级古树1644株,古树群落300多处。为保护好这些“活化石”,县有关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古树名录库,把每一株古树、每一个古树群的生长位置、GPS坐标等相关信息都分种类记载入库,同时严格运行属地责任管理、专项资金管护、毁损古树应急查纠等机制,使全县古树名木全部处在动态监护之下,确保它们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