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摄影报道)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能源,国家已经通过相应的经营许可制度对其专营、专卖,所以经营液化石油气必须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证。然而,在江西省德安县,却有人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从非法采购、非法运输、非法储存到非法销售液化石油气,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他们长期使用过期、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跨区域违法充装液化石油气牟利;甚至多次受到有关部门打击,却屡教不改……4月8日、9日,记者来到德安县以及相邻的柴桑区等地采访,揭开了这个“地下液化石油气市场”的神密面纱。
A、德安市民:有人用过期气瓶到柴桑区充装液化石油气
“记者同志,麻烦你们来一趟德安,这里非法采购、非法运输、非法储存和非法销售液化石油气的现象非常猖獗,已经危害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关注。”最近一段时间,有多名德安市民多次向本报投诉,要求媒体关注德安县城的“地下液化石油气市场”。
一名举报人还向记者表示,德安县在一个以名叫唐世华的四川人为首的非法经营液化石油气的团伙的带领下,在德安县城胡作非为,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严重地扰乱了德安县液化石油气的市场秩序。尽管当地有关部门曾经进行过打击,但仍然十分猖獗,严重地危害了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举报人告诉记者,1985年出生的唐世华,从2012年开始,就在德安县中心城区从事液化石油气经营,曾经3次受到德安县公安局、运管、消防、质监、安监、燃气办等部门的行政处罚。由于处罚力度不够,他们不但没有收手,反而明目张胆、变本加厉进行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活动。从原来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数十家。从原来的上门叫瓶,发展到现在散发名片、张贴广告,通过微信平台收瓶。他们大多数以家族式的团伙为主,从非法采购、非法运输、非法储存到非法销售液化石油气,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举报人还称,唐世华一伙人没有任何合法手续,私自购买车辆,从事非法经营。他们从老百姓家中收来空瓶集中在一起,用汽车运到柴桑区爱华液化石油气站、永修县虬津液化石油气站等气站罐装。他们之所以到这些液化石油气站充装,主要是因过期、报废钢瓶在德安当地液化石油气站禁止充装,而唐世华他们收集来的用户空瓶中有大量的过期、报废钢瓶,在德安当地气站禁止充装,于是就跑到外县液化石油气站充装。
“你们随时来德安,我们都能让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乱象!”其他举报人也向记者表示。
B、记者目击:厢式货车晚上驶向柴桑区爱华液化石油气站
在多名举报人的一再要求下,4月8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德安县、柴桑区暗访。
晚上8时左右,一名举报人向记者反映,有人开着一辆车牌号为赣G63607的白色厢式货车,从德安县高速路口上了福银高速,并且往九江方向,绝对是到柴桑区爱华液化石油气站充装液化石油气的,估计在半个小时后会出沙河高速出站口。
随后,记者跟随另一名举报人一道,乘车来到沙河高速出站口附近,8点40分左右,果然有一辆车牌号为赣G63607的白色厢式货车出了收费站出口,随即向沙河工业园方向驶去。
于是,举报人一面向柴桑区公安局沙城派出所报警,一面开车带着记者尾随跟踪。大约三分钟时间,厢式货车向左拐进了一条相对偏僻的砂石路。
就在记者守在路口不到一分钟,一辆警车随后赶来。记者亮明身份后上了警车,举报人向民警表示,再等10分钟,可以抓到该液化石油气站非法充装的现行。但民警表示,用不合格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非常危险,越早越好。
随后,记者乘坐警车驶向了前面不远的一处液化石油气站。警车刚到该液化石油气站大门,记者就发现该气站的充装台上摆放了大量待充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一名青年男子正在移动着钢瓶,一男一女两名大约60多岁的男女则负责充装液化石油气。看到记者和民警的突然到来,两位老人赶忙拔掉正在充气的充气枪。
看到多位民警突然来到现场,青年男子刚开始总是吱吱唔唔,一时说自己第一次来这里充装,一时又说断断续续来这里充装几次。民警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件,对方一时称证件忘记带在身上,一时又称证件没有办法办到。
看到记者在拍照,旁边突然又走来一名年轻人,要求记者出示证件,在看了记者的证件后,该青年要求记者删除刚刚拍摄的照片,但遭到了记者的拒绝。
看到记者拒绝,该青年又拉记者到一边,自称自己与现场的几位民警是同行,他的液化石油气站也是合法经营,要求记者只能曝光对方的车辆,不要曝光他的液化石油气站。
C、市监认定:49个液化石油气钢瓶有28个不合格
考虑到液化石油气的管理权属于市场监督管理局,带队的民警立即打电话向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反馈。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液化石油气的王副局长带领多名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带队的王副局长问:“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青年人回答:“德安人!名叫唐世华!”
“既然是德安人,你为何要到柴桑区来充装液化石油气?为何还有哪么多过期钢瓶?!”王副局长问。
“我是送瓶到这里来卖的,顺便让他们检测一下哪些是过期钢瓶!”唐世华回答。
……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现场清点认定,共计有49个液化石油气钢瓶,28个属于不合格钢瓶(其中26个为过期钢瓶、2个则是多年前就明确要求淘汰的螺丝钢瓶)。
随后,王副局长对该液化石油气站的负责人提出批评,并出具了要求限期整改的文书。
王副局长告诉记者,由于民警缺乏经验,进液化石油气站的时间太早,没有抓住现行,暂时只能由当事人唐世华将所有空瓶带回德安。
D、蛮不讲理:当事人开着厢式货车跟踪举报人
既然市监部门已经介入,记者只好乘警车出了液化石油气站。带队民警要求记者联系举报人,准备让对方做个谈话笔录。
就在民警在公路边与举报人谈话时,唐世华开着装有一车液化石油气瓶的厢式货车准备从105国道返回德安,看到民警与举报人在谈话,立即停车,并下车拦住举报人的车辆,表现得十分冲动,且蛮不讲理,被现场民警制止。
考虑到没有必要作无谓的纠缠,利用民警拉开唐世华的机会,记者上了举报人的车并趁机驾车离开。当记者乘坐的车辆往沙河城区行驶不到500米远,就发现唐世华已经掉转车头来准备超车拦截记者所乘的车辆,车距非常接近,而且非常危险。举报人只好加大油门拉开了对方的车距。
随后,记者打电话给王副局长,直到王副局长通过爱华液化石油气站的老板打电话给唐世华,唐世华才停止驾车跟踪。
E、街头调查:大街上明目张胆销售液化石油气
其实,早在赶往柴桑区采访之前,记者就在德安城区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类似于唐世华这种经营“地下流动液化石油气站”的人还有很多。
记者在德安县城多个居民小区以及部门餐馆了解到,这些“地下黑气”之所以大量流入德安县城,主要是因为这些“地下黑气”成本相对较低,加上严重的短斤少两,利润空间比较大,才使得“地下黑气”在德安县大行其道。每天有大量的“地下黑气”在德安的道路上往返运输,不仅给非常经营者自身带来安全隐患,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一处低矮的平房内,记者看到,门口堆放着杂物、煤炉以及液化石油气罐,周边环境脏乱差。“代换各种家用、饭店、工地煤气。”“随叫随到,价格优惠。”“液化石油气配送站,专送煤气,保障质量”……在德安县城的一些小区的墙壁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小广告。
中午12点左右,不少餐馆正在家中用液化石油气罐连着灶台烧火炒菜。从事餐饮的老板们均表示,不知道附近是否有正规的液化石油气站,如果需要用液化石油气时,就会通过墙上小广告所留电话联系上门送气。
“家里气用完了,打个电话就行了,一会儿就能送过来。”多名餐馆老板表示,从这些人手中购买液化石油气不需提供任何证件,也从未向这些人索要过相关手续。
记者看到,很多小餐馆在门口摆放着灶台、炊具及液化石油气罐。这些液化石油气罐锈迹斑斑,连接液化石油气和灶台的管子上面积满了油垢,似乎很久都没有更换过。
“我们也不懂那么多,只要能用就行。”一名餐馆老板对记者说。
记者在德安县城采访时了解到,这些“地下流动液化石油气站”,都是以家族式经营为主,从非法采购、非法运输、非法储存到非法销售,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他们从过去的一、两家,已经发展到数十家;有时父亲忙不过来,就发动妻子儿女帮忙运送;他们长期使用过期、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跨区域违法充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是从柴桑区沙河工业园区附近的爱华液化石油气站充装的液化石油气,也有少量是从共青城、永修等地充装过来的。
记者跟踪了一对詹姓父子,父亲向战狼烧烤店送气,儿子则分头给香巴佬包子店送气。
有关部门:爱华液化石油气站违规充装在扰乱德安市场秩序
针对德安县城液化石油气市场的乱象,有关部门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9日上午,记者又从九江赶往德安,准备采访相关部门。
就在记者驾车行驶在福银高速通远路段时,记者又接到一名举报人反映,由于昨天晚上没有充装液化石油气,唐世华一大早就去找几家液化石油气站的麻烦,并拦截他们液化石油气站的配送车辆。
记者首先来到德安县燃气办,该办主任程峰告诉记者,整个燃气办实际只有他一个人,上面也只有一个分管这项工作的总工程师。“由于没有人,我们只是一个牵头单位,真正执法,还得与公安、运管、消防、安监等部门联合行动。”程峰对记者说。
“关于使用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问题,德安是严禁使用的,我们主要抓住了6家液化石油气站,只要发现,就给予重罚。因此,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在德安派不上用场。然而,周边县(市、区)的一些液化石油气站的老板,贪得无厌,不顾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了挣取额外的钱财,他们就昧着良心给这些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程峰说。
就在记者采访程峰的同时,程峰接到了德安县建设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深海的电话,通知他到德安县公安局蒲亭派出所一趟。随后,记者跟随程峰来到蒲亭派出所。
正好是蒲亭派出所教导员王保军会同运管、市监等部门在处理一起用货车配送液化石油气的案子,也正是唐世华拦截并报警的某液化石油气站的配送汽车。
王深海告诉记者,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在德安县城管理得非常好,主要是柴桑区爱华液化石油气站在利益的驱使下,冒天下之大不韪,造成了德安液化石油气市场的混乱局面。如果爱华液化石油气站能严守规矩,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问题就根本不存在。
王深海还告诉记者,10年前,当时的九江县爱华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因为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以谋取不法利益,造成武宁县某用户工厂车间10多名工人中毒的事件,该案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造成恶劣影响,也成为公安部督办的跨省大案,该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非法经营二甲醚99吨,已构成非法经营罪,并受到过重罚。
对于王深海的说法,记者查证了《中国法院网》证实了这种说法,其中2012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和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晚间8:00》进行了报道。当年的九江县爱华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柴桑区爱华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
那么,唐世华为何舍近求远从德安到柴桑区充装液化石油气?“到外地灌气可以灌过期报废钢瓶;可以灌劣质液化气,价格较低;可以短斤缺两;成本低,不需交任何税费,利润空间较大。因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王深海分析。
王深海同时告诉记者,唐世华曾经多次被有关部处罚过,最多拘留十天,罚金一直也没有罚到位。由于处罚力度太轻,出来后仍然重操旧业。今年2月22日,唐世华又被有关部门再次查处,其中有15个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已经充装了液化石油气,后来被蒲亭派出所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对唐世华本人处罚是一回事,那么,对这15瓶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气源有没有查处呢?王深海表示,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九江市燃气办主任严俊告诉记者,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就构成了非法经营罪。“没有任何合法手续,未办理危化品准运证、燃气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手续,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长期使用过期、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跨区域违法充装液化石油气,都构成非法经营。”严俊说。
“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实施处罚。唐世华因此曾经被多次处罚过。”德安公路运输管理分局局长苏清表示。
4月8日晚上的行动,因为太早而不构成抓住了现行;那么,2月22日,德安县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查到15个用过期和报废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的案子,到底又是哪一家液化石油气站提供的液化石油气源?这些“地下液化石油气站”是否构成非法经营?记者将作进一步的追踪报道。
图为德安液化石油气市场的乱象。记者 朱淳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