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母亲是我最大的乡愁!” 江西瑞昌籍打工仔柯少春放弃生意回乡建生态农场
来源:市场信息报 作者:朱淳兵 任开芳 柯恒昌 时间:2018-05-06 


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通讯员 任开芳 柯恒昌 摄影报道)只因得知在家乡的母亲患了肺癌,远在黑龙江哈尔滨的江西省瑞昌市肇陈镇籍打工仔柯少春,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放弃效益非常好的生意回乡建生态农场,让母亲在有生之年能吃上原生态的安全食物。立夏时节,记者在瑞昌市桂林街道办事处洪源村徐家山水库看到,库区四周,葱葱郁郁,令人感受到一派绿色的浪漫气息,数千只黑土鸡、近百只黑山羊、近百头藏香猪,或在水库边、或在山坡上、或在果园里悠闲觅食,这就是柯少春建以母亲黄杏爱的名义建设的“黄妈妈生态农场”。


A、放弃高薪返乡建生态农场

柯少春,1976年出生在瑞昌市肇陈镇八门村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柯昌友、母亲黄杏爱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1994年,初中还没有毕业柯少春,便开始四处奔波,开始撑起家庭经济的大梁。20多年来,他先后进过手袋厂、电子厂,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和帮助下,他从广东来到黑龙江,与哈尔滨哈药集团合作,从事药材批发,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由于吃苦耐劳,柯少春的公司业绩非常好。

2014年,突发肺病的母亲在瑞昌市中医院住院治疗,担心母亲身体的柯少春放弃在黑龙江哈尔滨的生意,辞职回江西瑞昌照顾母亲。

在陪护母亲的那段时间里,柯少春时常听见医生叮嘱母亲要健康饮食。从这时起,建立生态农场,生产有机食品的念头在柯少春心中萌发。

“如果我们吃的东西都是自己种的该多好,像小时候在农村,要吃什么菜都可以在自家菜园里找。”于是,柯少春开始有意识地接触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新闻,创办家庭农场的想法也得到家人的一致支持。

2015年初,深思熟虑后的柯少春,终于获得了瑞昌市桂林街道办事处洪源村徐家山3000余亩荒山的承包权。他一边创建自己的生态农庄,一连照顾患肺癌晚期的母亲。


B、创业路上的苦与乐

从一大片荒山上建设生态农场,初期,总是困难重重,修山路、开荒坡、建水池、整修管理用房等基础建设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当年6月,一次突发洪水把进农场唯一的道路冲洗成沟沟壑壑,直到年底才修复。在这大半年时间里,建设农场的所有东西都是柯少春和家人肩挑背扛上去。

“虽然累,但我很快乐!”这是柯少春农场建设初期的感受。为了把崎岖的山路修理平整,为了把山坡的杂草清理干净,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不到一年时间,柯少春暴瘦了20多斤,皮肤晒成古铜色,就连熟识的朋友见了都不敢相认。

在建设农场的过程中,柯少春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相关种植、养殖技术。他说:“我的想法是把农场建设成水果采摘、有机蔬菜、休闲娱乐和农家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农场里种植了桃树、橘子、石榴等一批名贵果木。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促使农场立体发展,缓解资金压力,柯少春开始寻思见效快的林下产业。

看到母亲爱吃鸡蛋,在这么一大片林子里养鸡再合适不过了。2016年6月,柯少春购入数千只黑土鸡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笼饲养后,全部放上了山,告别了小鸡笼饲养的日子。看着一只只在林间翻食而渐渐长大的黑鸡,柯少春的心中充满了成就。

2016年底,散养的黑鸡开始下蛋。到山上找鸡蛋成为柯少春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始每天到山上可以捡到300到400多颗鸡蛋,渐渐产量越来越高,最多的一天竟达到了3000多颗。

看着一大堆新鲜可人的土鸡蛋,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柯少春面前。“那时候可把我愁坏了,不知道往哪儿卖,特别是春末夏初那段时间,天气热,鸡蛋保鲜期很短,不及时出售就会坏掉。”

为了推销自己的土鸡蛋,2016年酷热的夏季,柯少春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加微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品质的鸡蛋渐渐得到了周边城市消费者的认可,鸡蛋的销售问题得到解决,农场也开始创收。


C、向休闲观光农场转变

经过3年时间的创建,柯少春渐渐认识到,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逛公园休闲方式,而是寻求一些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方式。他们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去体验现代农业的风貌、参与农业劳作和进行垂钓、休闲娱乐等现实需求,对农业观光和休闲的社会需求日益上升。有市场头脑的柯少春,决定把生态农场单一的生产功能,逐渐转变为兼有休闲和观光等多项功能农业园区。

如何把自己的农场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农场,柯少春开始动了心思:近70亩的水库是现成的,四周良好的植被也是天然的。如果把水库建成一个水上乐园,再在四周的山林里,开辟几条小道到山顶,在几处树林比较茂密的地方建几栋树上木屋,配上精致美食馆、农家小院特色土灶、乡村主题民宿、漫生活茶酒吧、垂钓竞技中心和户外草坪烧烤园等区域,使之成为一家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农庄,让城市的居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并提升幸福感。

柯少春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主要创建的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体闲教育、少儿教育农业基地等。农庄特设食育中心,应四季而种植,循四季而养生,体现出有机蔬果的养生价值。

他还注重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

“我还准备创建农家特色菜系列,所有农家菜系全部选用原生态食材;盛农家菜的器皿要用农家的锅碗;吃农家菜一定要在农家院的氛围中。”说起自己的想法,柯少春滔滔不绝。


D、“母亲是我最大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早在中学时期,柯少春就喜欢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这首诗,而且特别被母亲的形象所感染。那怕是打工期间,他总认为母亲就是家,是他心中最大的乡愁。

他在他自己的微博、微信或QQ空间里,总是流露出对母亲的那份特别浓厚的情愫,他在《有娘才有家》这篇文章里是这样写的: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娘在,家就在……

“母亲是我最大的乡愁!”柯少春不至一次这样向记者表述。2016年,柯少春成功将自己的农场注册为“黄妈妈生态农场”,公司的名称充满了他对母亲那份深切的爱。

到目前为止,柯少春的家庭农场如今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生态养鸡、生态蔬菜与生态果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采访中,柯少春的妻子黄宇红告诉记者,母亲的病,与不安全食品有关,丈夫执意回家建生态农场,是一种母亲的挂念。“每次从外地回来,总是看到我丈夫搀扶着母亲走路,不管是医院,还是在家里散步,总是担心母亲会摔倒!这种场面,特别感人,所以我就支持了他回家建农场的决定。”黄宇红含着眼泪告诉记者。

柯少春告诉记者,从他记事开始,童年时期,家庭以最疼爱他的奶奶为主;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正在广东东莞一家手袋厂上班,由于通讯条件限制,连最疼爱他的奶奶去世都不知道,直到回家过年才获知奶奶去世的消息而痛哭了一个多星期。奶奶去世后,整个家庭最苦最累的活,都落在母亲身上。柯少春认为,母亲是一家人中最辛苦的一个,他要把失去奶奶的那份没有来得及报答的爱,倾注到母亲身上。

行走在“黄妈妈生态农庄”,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四季气候宜人,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美景。这里还有亲子菜园,以及各种拍摄的美景,每处的景点都会让你耳目一新,让你深度体验农家美景、休闲娱乐、品尝农家美食。

“母亲的病情在加重,来日无多,这个农场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成功地打响了‘黄妈妈’这个产品品牌,我要把这个农场视为母亲的生命延续,好好地经营下去,并朝着自己的理想继续前行。”柯少春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