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摄影报道)根据“高品高安”发布的消息,自殡葬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江西省高安市通过镇村干部的政策宣传与入户沟通,该市广大群众主动上交棺木,以实际行动支持殡改工作。截止6月23日,动员会召开后的第三天,全市24个乡镇(街道、场)共收到群众主动上交的棺木5871副,殡葬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连日来,在高安市黄沙岗镇湖田村,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来来往往的三轮车忙碌地运送棺木。94岁的付求昂老人,由于年纪大听力不好,看到村里老人陆续上交棺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通过与女儿的纸笔交谈,得知殡改这一政策后,他立即上交了自己存放了多年的棺木。“我是1958年入的党,今年已经有了60年,老党员就要带好头,就要响应党的号召。”老人虽然吐字不是很清,但却一直在向我们重复这句话,令人动容。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殡改过程中,正是老党员、老干部的带头示范,为殡改工作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老党员余起金动情地说:“过去的土葬成本高,不但加重子女负担,更要占用很多的土地。我们的周恩来总理都将骨灰撒入江河里,我们平凡人又有什么想不开的呢?”他坦言地说道,等百年之后他也要河葬树葬。余老的一番话,让我们看到农村老党员的高风亮节。
当然,人非个个圣贤,几千年的土葬风俗说改就改,的确让多数的老人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但是通过各地镇村干部的上门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广大群众渐渐地认识到:推行殡葬改革,是为了节约有限的生存土地,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是改变过去丧事大操大办的浪费风气,是树立文明新风的形势所趋。他们纷纷主动配合,以实际行动加入改革行列。
6月22日,在汪家圩乡仓下村,村里请来的搬运工正忙着装棺上车。84岁的老人王爱连,前几年省吃俭用置备一副寿材,听明政策后主动约来镇村干部,上交棺木。在棺木即将搬上车时,她走向前恋恋不舍地摸了又摸,稍后她又坚定地走开了,动情地说:“我相信政府的改革政策,都是为了我们老百姓好,为了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土地来生活。虽然很不舍得,心里也不好受,但我愿意配合”。朴实的话语,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火化安葬是全国要实施的政策,并非高安特例。现在我们都想开了,等真正到了这一天,这样的安葬既环保也省事。”燕溪村60多岁老人熊桂珍主动上交了她和老伴放置在家的两副棺木。她告诉记者,前年,为了制作这两幅棺木,自己花费了差不多五千元。镇村干部上门入户的宣传,让她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她爽朗地说道:“说实话,是因为风俗说买寿即有添寿之意,我们这才添置的,其实这棺木放在家里,也是蛮阴森的,吓得小孩子也不敢上楼呢!”
推行殡葬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到灰埠镇小港村,村党支部书记金建林正手持公益墓地的征地协议书与老人们交谈着。“现在,我们村里墓地的用地协议已经签下来了,地点就选在狮子岭那。到时会在入口处规划建设悼念堂,专门用来临时存放骨灰盒举行悼念仪式……”老人们听得连连点头。“这样好,这样好,以前土葬,有的棺木太重出的时候八仙抬不起,葬的时候又这里一座那里一座,好浪费土地!”金长恒老人这样说道。
这群老人们,都是殡改的支持者。前几年,由于规划新农村拆旧建新,村里将他们原来放在破旧房屋的棺木统一存放村里祠堂的二楼。这次,村里一召开动员会,老人们都主动向村里要求上交。很多老人的棺木造价都在300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00多。尽管镇里的补偿是每副2000元,但老人们都毫无怨言。老人邓文林说道:“现在党的政策好,给我们老人建起了幸福食堂,三餐无忧,我们应该好好享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当好表率教育后辈重养薄葬,树起文明新风。”
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支持殡葬改革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下一步,该市将从规范殡葬管理、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文明生态节俭办丧事等方面继续发力,确保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殡葬改革是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据悉,今年来,江西各地都在推进殡葬改革,上饶、赣州、吉安、宜春等地通过市、县、区、村四级动员,殡葬改革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