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公告: 江西德兴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投票】2017.3.15.江西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投票】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学校公示2017.3.15.江西读者满意度调查候选医院公示市场信息报社工作证件申领登记表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培训
少年屡遭同学欺负 吞0.7公斤铁钉欲自杀
来源: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作者:叶伟 时间:2016-12-26 

安福县一名15岁少年吞下0.7公斤异物一事,本报曾在6月12日A08版进行过报道。近日,记者获悉,这名少年是因长期遭同学殴打欺凌,情绪和精神上出现了异常,才吞食大量铁钉欲自杀。而当事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小打小闹”。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校园欺凌。所谓校园欺凌,不是指你和我因为什么矛盾打了一架,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此事近日经央视报道后,多方学者专家发表了相似的看法。

校园欺凌

也叫霸凌,它强调自觉的、故意的、重复的攻击行为、操纵行为或排斥行为;偶发的同学之间的恶作剧、开玩笑不是重复的、故意的、自觉的,一般不认为是校园欺凌行为,就是一般同学间的纠纷、矛盾;校园暴力通常比欺凌造成的伤害程度深,一般来说违反行政法,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或者行为主体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实际上已经造成轻伤以上的伤害或者财产比较重大的损失。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褚宸舸

产生原因

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应。而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

安福一少年屡遭同学欺负吞0.7公斤铁钉欲自杀

本报6月12日A08版报道截图

安福一少年屡遭同学欺负吞0.7公斤铁钉欲自杀
小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安福一少年屡遭同学欺负吞0.7公斤铁钉欲自杀
央视报道截图

回顾

少年遭欺凌 精神异常吞异物

22日,央视新闻报道,今年15岁的小华,是安福县金田中学一名初三学生。今年六月的一天,班主任老师打电话通知小华的家长说,小华在学校呕吐。家长带小华到县医院检查,胃镜结果却显示小华的胃里有大量铁钉。

医生通过手术,把小华胃里的异物取了出来,除了钉子,还有石头玻璃等异物,总重量达0.7公斤。

然而,小华说,这些钉子和石头都是他自己吃进去的,这让家长和学校都十分不解。

医院的诊断是,孩子在情绪和精神上面出现了异常,才导致他出现吃钉子的行为。

据小华本人称,从上初二开始,班里就有两名同学经常打他,有时候扇耳光打头,有时候用棍子打他。医院专家认为,导致小华精神出现异常的原因就是他长期遭受同学的欺凌。

对话

涉事同学竟称只是“小打小闹”

“我问他,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吞钉子)。他是想死,自残自杀。喝点水吞(钉子)下去,有时候用纸包起来吞下去。”在央视报道的视频中,记者听到小华父亲刘喜开和小华本人的讲述。

据介绍,小华是住校生。白天在班上挨打,晚上回到宿舍也受欺负。“就是扔掉我拖鞋,还有撕烂我的被子,用我的枕头擦脚,烧我的毛巾。”小华说道。对于这些,小华一直不敢和家人说。

有一次在宿舍,小华鼓起勇气小声地对父亲说,班里有两个同学一直欺负他。于是,刘喜开要求班主任对这两个学生做出处理。

“他每反映一次,我都会去找那两个同学。结果他们说没有殴打,并没有欺负小华。”班主任周金才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那是搞着玩。就是推一下,就是这样搞着玩。有时候让他买点东西。我们没有打他,就是搞着玩一下。”从话语中可以看出,当事两名同学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小打小闹”。

安福县金田派出所所长周健安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经过我们调查,不存在明显的殴打行为。都是未成年,有时候可能是恶作剧什么的。”

特点

欺凌时常发生在寝室等隐蔽地点

“这就是典型的一起校园欺凌。所谓校园欺凌,不是指你和我因为什么矛盾打了一架,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事件经央视披露后,引起广泛关注,多方学者专家发表了相似的看法。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我们并不陌生。2015年6月16日,网友报料称,赣州于都有两女生校外暴力殴打另一女生。视频中,有一身着于都某校校服的女学生被两名同龄女生殴打;6月22日,网友曝出一段名为“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其中多名女生对另一名女生连扇耳光,女生被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之后,又有网友报料称,南丰一中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一初中女生在教室里被学妹殴打,并拍下视频传至网上……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或上下学路上,这类环境几乎没有外力控制,青少年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行为。”有专家认为,媒体所曝光的欺凌事件,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隐秘进行的。

分析

触及刑法少 涉民事赔偿的也不多

“包括江西境内的多起校园欺凌暴力事件中,触及刑法的案件非常少,而且涉及民事赔偿的也不多。”南昌市西湖区法院调研员吴凡云告诉记者,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目前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刑法上也没有校园欺凌这样的概念。而普通人对于何为欺凌,认识上也不统一,很多时候,这类事件曝光后,涉嫌欺凌别人的孩子都不认为是欺凌,而是以“淘气”或“开了个过分的玩笑”之类的语言来形容。

吴凡云结合已经由媒体披露的事件分析称,对于校园欺凌,应从行为方式、目的、手段和年龄界限、后果几个方面来定义,同样的行为和话语,放在两个平时很要好的人身上,就是玩笑,否则很可能就是欺凌。而就年龄界限而言,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的孩子、初中的孩子、高中的孩子,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有相当认知能力的大孩子身上构成欺凌的行为,在小孩子身上就不一定。

支招

孩子遇欺凌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记者采访发现,此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公布的针对十省市50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而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往往会按照惯常思维,认为这只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而不以为然。

“孩子遇到校园欺凌,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报告给老师,不要等到伤害已深,为时已晚。”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如今已是资深律师的罗久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