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本报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摄影报道)徽派的围墙建了起来,沿江的大堤绿了起来,滑坡的山体固了起来,绿色的树种栽了起来,洒水的喷枪装了起来,出场的路面硬了起来……仲春时节,记者在位于瑞昌市码头镇的瑞昌市砂石集散中心看到,这个昔日杂草丛生、砂石乱堆、垃圾乱放的地方,现在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已经变成一个充满绿意的砂石集散中心,成为最美长江岸线上一颗璀璨的“小明珠”。
行走在长江大堤码头镇梁公大堤老鼠尾段,记者注意到,放眼望去,绿色屏障映入眼帘,江面开阔,百舸争流,大堤上绿草如茵,整齐的杨柳绿叶披拂,生机勃勃,在岸线滩涂上沿着江岸不断延伸。在距离该镇朱湖村牌楼不到200米处,一道1200多米游龙般的徽派围墙显得格外瞩目。“这道围墙之内,就是瑞昌市砂石集散中心,原名朱湖村老鼠尾砂场(又叫朱湖华林货场),这里本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江边小滩涂,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在打造‘最美长江岸线’的热潮中,这里也变得漂亮了起来。”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从沿江大道走进游龙般的徽派围墙内,再走到临江的堤坝上,记者看到,整个围墙包围的江堤岸线只有280米,江堤内还有一座寺庙,名叫“普渡寺”,围墙将寺庙围在内面,靠近江堤的迎水面,则是敞开式的砂石码头。
“下一步,我们的码头采用浮码头型式,占用岸线长度280米,设置2艘趸船舶作为作业平台,每艘趸船通过两榀活动钢引桥——转运站——固定引桥和路与陆域相连,每艘趸船(75×15m)在其岸侧中部各设2跨36m×4.5m活动刚引桥与转运站连接,水位变化时,通过提升楼调整两跨钢引桥坡度,转运战之间及转运站与后方陆域间通过固定引桥相接。”码头镇副镇长张小龙告诉记者。
“砂石集散中心规划布置30000WT散货泊位2个。占用岸线长度280米,年吞吐量300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340万吨。陆域占地面积约66890平方米。”瑞昌市砂石集散中心总经理朱曙光告诉记者,“虽然这里只是一个砂石中转站,占地40余亩,但对于这段长江岸线而言,我们投入了1000多万元,还通过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规划。”
记者在这段江堤上走了一圈,发现江岸边上种植了大量的名贵树木和花草,靠近普渡寺的一处山体出现了滑坡,几十名工人和两台机车正在紧张施工,用石头和水泥加固山体。隔壁则是一个砂石堆场,不时有货车进场装砂,但装满砂的车辆对外运输时,必须要经过一处喷淋,车辆经过这里,洒水的喷枪自动地将车体冲洗得干干净净。从砂场到沿江大道,这段路面也全部硬化。
“我们在硬化砂石堆场进出道路的同时,又出巨资修建喷淋设施和连接砂石堆场到沿江大道的水泥路,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了运输车辆的二次扬尘。”朱曙光对记者说。
朱曙光告诉记者,20多年前,朱湖村也是出了名的“穷村”,人口多,田地少,青壮年劳动力靠外出打工谋生。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长江对面的湖北省武穴市,有许多人制船在江上采砂,而且生意十分火爆。
“我们朱湖人真是手捧‘金饭碗’到处‘要饭吃’。别人能建码头,难道我们朱湖村就不能建?”一时间,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潮下,长江大堤上码头林立,一些采砂船也一度在长江九江水域非法乱采滥挖,严重危及长江河道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 “非法采砂”一度也是一张贴在朱湖人身上的标签。
后来,时任朱湖村主任的朱志模发现这个情况后,通过并购的方式,决定整合所有的资源,成立一个村办企业——朱湖村老鼠尾砂场。渐渐地,企业不断壮大,也给全村的村民带来了福利,老百姓的腰包也慢慢地鼓了起来。
2013年底,九江市开展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综合整治,对长江河道过剩采砂船进行了集中停靠管理。为从源头上解决非法采砂行为,切实维护长江九江段的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2014年3月,九江市政府决定对长江九江段过剩采砂船舶进行切割淘汰处理。
2014年,九江市组织力量对辖区内长江河道采砂船进行调查摸底、登记核实,并按照“政府主导、属地为主、船主自愿、适当补助”的原则组织切割申报。朱志模审时度势,率先将公司的十多艘采砂船舶全部申报切割、拆解,并将公司的业务由采砂转为砂石中转站,场地仍然是在老鼠尾。
“砂石,是城市建设少不了的产品,新农村建设少不了,道路桥梁建设少不了。我们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搞好砂石集散,也是一项‘最美产业’。” 朱志模笑着告诉记者。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口号。担任朱湖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朱志模立刻意识到:必须建设绿色砂石转动基地,为瑞昌城市建设搭建起绿色砂石供应链。
“我们在码头镇党委、政府和朱湖村‘两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瑞昌市砂石集散中心,要突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生产;运输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实现绿色运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证供应瑞昌建设工程的砂石质量合格,促进瑞昌经济社会发展。”朱曙光说。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应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做到保护先行一步、贯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做强‘最美产业’,努力实现总量质量‘双量齐升’。”老鼠尾砂场在朱湖村一班人的带领下,为城市建设搭建起绿色砂石供应链,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