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通讯员 胡梦思 摄影报道)为了树立一批批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典型,将家乡鼎盛的文风、学风和良好的助学风气一代代传承下去。8月9日,素有“才子之乡”之称的江西省瑞昌市洪一乡,为5名今年考取双一流大学的学子颁发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奖学金。
洪一乡是瑞昌市最边远的一个山区乡,与湖北阳新县毗邻,也是闻名遐尔的革命老区,彭德怀、何长工、程子华、陆定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有着“红色圣地、革命之乡”的美誉。至今,这里还保留有鄂东南红军战时总指挥所、战时医院、枪炮局、被服厂、苏维埃政府等旧址。
自古以来,洪一乡就是远近闻名的“才子之乡”,而且文风鼎盛、助学成风。该乡大畈村是一个只有2000多人口的行政村,先后走出了谈华高、谈志林、谈国泰、谈恩华、谈太德、谈贤芳、谈素芳、谈秀菊等40余博士硕士。据当地谈氏族谱记载,很多村民的祖上就是进士。村民之间互帮互助也蔚然成风,谁家碰到什么困难,大家都会伸手帮一把,以让孩子能安心读书。早在1996年,从大畈村走出去的我国台湾大学教授谈志民,为了鼓励村里的孩子读书,个人捐资16万元,在大畈村里设立了“谈氏奖学金”,每年奖励考上大学的孩子,并对贫困家庭的子女进行资助。
该乡麦良村樟树窝,是一个人口不到150人的自然村,也是个学风十分浓厚的小山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大学生,大学毕业以上的就有50余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博士硕士就有10余人,并且走出了王能宪、王希贤、王能应等一批厅局级官员。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奖学、奖教、助学,促进全乡学子成才,2017年2月,洪一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筹措了一大笔资金,并成立洪一乡慈善会,每年都举行年度英才奖学金颁奖仪式,营造了浓厚的奖学助教氛围,推动了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8月9日,洪一乡慈善会开展奖、助学金次发放仪式,给5名被985院校录取的优秀洪一籍学子颁发了奖学金,其中来自该乡双港村的曹蕾同学,以681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也是恢复高考以来,该乡第二个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学生,得到了6000元奖学金的奖励;柯文心、曹凯俊、谈宇翔、谈宇伟等4名学子,分别被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别获得2000元的奖学金。
当天,洪一慈善会还给10名贫困在校生每人发放了助学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