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报讯(本报记者 朱淳兵 本报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通讯员 黄 涛 摄影报道)近日,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长江流域鱼文化非遗博物馆,在江西省瑞昌市四大家鱼原种场开馆。据悉,该博物馆也是目前江西省内首家专业鱼文化博物馆。
“四大家鱼”是指青、草、鲢、鳙四大鱼类,因个体大、生长快、适合不同水体、不同模式养殖的特点,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当家鱼”,被称为国宝,是世界性重要养殖鱼类。四大家鱼原产于我国,分布于长江、珠江、黑龙江、黄河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最优,长江瑞昌段,是四大家鱼天然鱼苗的主产地。因此,有“瑞昌是四大家鱼的故乡”之说。不仅如此,瑞昌是全国第一个渔业良繁体系示范区、全国第一个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全国唯一一个始于唐朝的四大家鱼千年产业和全国唯一一个直接捕捞四大家鱼天然鱼苗的国家级原种场。
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长江流域鱼文化非遗博物馆位于瑞昌市四大家鱼原种场内,分为鱼类标本、渔具渔法、科研成果、生态保护及瑞昌故事五大板块,共有鱼类标本266个。其中包括灭绝动物、濒危动物、国家一二级保护类等其他鱼类,以及传统捕鱼器械和捕鱼文化展示。
早在195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临瑞昌码头捕捞苗现场,与渔民亲切交谈,盛赞瑞昌捞苗,作出了“餐桌有鱼靠你们”的重要指示;2017年12月7日,原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专家对江西省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进行复查,专家组一致对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场在复查工作中表现出“五最”好评,即:最好的工作、最好的材料、最好的PPT、最好的汇报、最高的分数。
“世界四大家鱼看中国,中国四大家鱼看长江,长江四大家鱼看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长江流域鱼文化非遗博物馆运用了现代化布展手段,集图文、影视、音频、实物、感知、体验于一体,观众还可以通过现场的历史文献、标本展示以及声光电技术充分了解长江水生动物及江西渔业的历史文化产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长江流域一带的渔民在养殖、捕捞鱼类方面的历史文化和历史风貌。
据悉,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长江流域鱼文化非遗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不仅有利于长江流域鱼文化非遗的传播,更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当地鱼文化以及四大家鱼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