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市民不懂生活垃圾分类
22日,记者在八一广场随机采访了10余位路人,问他们如何分辨可回收垃圾,只有1人知道玻璃制品、铁制品等可回收,其他人均表示不了解如何分类。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环卫人员杨女士,她表示,生活垃圾拖走时并没有进行分类,是混在一起装车拖到附近的清洁屋。
南昌市城管委环卫处相关人员介绍,南昌生活垃圾按产生来源分为居民生活垃圾、单位办公垃圾、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集贸市场垃圾以及道路清扫垃圾等。“目前南昌只有医疗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这种大的分类,生活垃圾中更细的分类还没有。”
“由于没有相应地方法规,管理部门很难依规推进垃圾分类,分类垃圾箱基本都当普通垃圾箱在使用。”南昌政协委员胡湖表示。
混合收集打击积极性
据了解,和大多数城市一样,南昌目前并未建立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城区生活垃圾仍采用板车为主的混合收集、中转压缩清运、卫生填埋处置的单一模式。“南昌这种粗放处理模式,就算市民分类投放,到收集运输时又混合起来,极大挫伤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胡湖说。
一直致力环保事业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我国一线城市垃圾分类就做得比较成功,比如广州2011年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并制定国内首个垃圾分类地方法规,强制分类,违规个人将被处以50元罚款,对于主动分类做得好的行为,政府出资奖励。在成都,探索出“企业+街道(小区)+住户”模式,成功破解投放环节难题。他们一款垃圾分类APP,垃圾分类装袋有专属二维码,每户投放垃圾的成绩能有积分,积分可兑换洗洁精、牙膏、纸等生活用品。“像一些发达地方,由于分拣到位,垃圾焚烧厂都没有垃圾可烧了,南昌真的应该学学人家好的做法。”
政协委员呼吁加快垃圾分类立法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南昌正在申报新建大型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占地预计60亩。此项目获批后,将会有利于促进南昌垃圾分类的发展。“应该坚持政府规划引领,企业、社区、居民各方力量协同。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垃圾分类的立法,让制度为垃圾分类保驾护航。”胡湖表示。
南昌政协委员陶秋林则认为,南昌要在短时间普及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垃圾分类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自觉性有一定难度,但应该现在从娃娃抓起,建议将垃圾分类知识和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引入中小学。
(记者张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