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随着长江水位暴涨,加之瑞昌境内连降暴雨,瑞昌市应急管理局精准研判:这将是暨抗击新冠疫情后,又一次应急救援大考。为此,该局紧急召开班子成员及相关专家会议,集智筹谋,推出了“三力应考、四险同防”的硬核举措,筑牢了安全防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贯彻落实。
全员发动 三力备考
集智力迎考。根据瑞昌汛情发展趋势,精准科学地向市委市政府建议防汛应急相应等级。7月6日,瑞昌市防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7月8日,启动三级响应;7月10日11时,三级调整为二级;随着长江、赛湖水位快速上涨,长江码头站水位超警戒水位1.82米,赛湖站水位超警戒1.70米,且呈持续上涨趋势,7月10日14时,瑞昌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为一级响应。
提战力备考。为打好防汛抗洪决战,全市组建了一支1493人的抢险救援队伍。其中,专业队伍319人、非专业队伍371人、群众抢险人员803人。为提高队伍战斗力,汛前,瑞昌应急局组织了一场“为实战而练、为生命而战”的防汛、抗洪应急演练。15个相关部门、8支专业队伍、200多名群众紧密配合,8个演习科目成绩优异。从现场指挥到救援实施,全程采用无人机和5G通讯技术。
殚物力应考。瑞昌市委、市政府安排了485万元防汛专项资金。该市应急局力求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精心组织采购、精细快捷调度,精准及时发放,为全市防汛抢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智慧应急 四险同防
防险于地质灾害。一是出动无人机,对全市519个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进行巡查,指令150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全天候巡查;二是实行地质灾害四级动态巡查打卡。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以来,全市发生险情20起,其中11处为公路崩塌和滑坡,9处为切坡建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1万元,潜在经济损失451万元,提前转移涉险人数18人,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三是对新发生地质灾害点,及时制作发放防灾明白卡和树立了警示牌,落实人员监测。采取彩条布覆盖裂缝、回填塌陷区、清理堆积道路上的滑坡体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
防险于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汛期企业安全生产台账,对企业进行了险级研判,分类监测,对易泄、易漏、易燃、易爆的重点企业指派专人定向监控。通过信息化运用,加大全市矿山排土场和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好排水沟、挡土墙,确保安全度汛。
防险于防汛应急体系。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后,实行联合办公模式。下达市防指各项调度指令,统筹抓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从森林防火指挥部、地质灾害指挥部、防震减灾指挥部、减灾委员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参与防汛应急值守调度。对全市水库、山塘、圩堤进行了立体设防:划定了责任区、指令了责任人,严防死守,应急突击队全天候待命出击,更有解放军71军的铁军的坚强固守,老百姓的一线亲切慰问,瑞昌再次谱写了军民同心抗洪魔的壮丽篇章。
防险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下巢湖、黄砂林场和各乡镇受灾群众采取紧急撤离措施,时刻安慰关心受灾群众,做好思想工作。
截止目前,全市设立集中安置点9个,紧急转移831人,其中集中安置150人,分散安置681人。及时下拨毛毯、折叠床、竹席等各类救助物资,建立临时食堂和临时住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棉被、有医疗、有秩序。
通讯员 陈青山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