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钰烈士的长孙陈敬洪抚摸着爷爷的墓碑
市场信息报讯(记者 朱淳兵 通讯员 汪 悦 摄影报道)在瑞昌市白杨镇檀山村上屋陈家背后的一处名叫茅屋林的小山包上,矗立着一块刻有“陈先钰烈士之墓”字样的墓碑,格外引人注目。根据《瑞昌市志》记载:陈先钰,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檀山村15组上屋陈人,中共党员。1929年投身革命,担任红军组织委员,于1930年被敌杀害,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据悉,这块烈士墓碑是2014年由瑞昌市民政局统一设计而立。前不久,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后,才解开陈先钰烈士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A、自幼聪颖,成为年轻一代的“领头羊”
亲人为爷爷翻找家谱
陈先钰,原名叫陈先煜。根据《陈氏宗谱》记载:陈先煜生于光绪辛丑年(即:1901年)12月23日,曾娶光绪丙午年生的王氏为妻,复娶光绪丁未年生的熊氏为妻,公殁于民国庚午年(即:1930年)9月13日。
1901年12月23日凌晨寅时(半夜3点至5点之间),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打破了白杨镇檀山村上屋陈夜空的宁静;紧接着,一阵“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几乎将整个村庄的村民从梦中惊醒。原来是村前的陈屠户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陈屠户家兄弟多人,他是唯一一个生了男孩子的,这让陈家一大家子人都高兴不已。因为是出生在半夜,天还未亮,父母又希望儿子将来能有个光明的前景,所以就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名叫陈先煜。
由于父亲在集镇开设了屠铺,生意红火,家里一直也过得比较殷实,加上陈家一大家只有一个男孩,陈先煜从小就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叔伯们也非常喜欢这个小侄子,都疼爱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送点给小侄儿吃。陈先煜的童年,生活在一片爱的包围中之中。
等陈先煜到了上学的年龄,同龄的孩子一般都是在替父母亲放牛、做家务,而他却被送到附近的一家私塾里上学读书,也就成了同村同龄人中少数能够上学的孩子之一。上学期间,父母亲又将他的名字改为陈先钰,意思他是家中唯一的一个男孩,也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宝贝。
受尽宠爱的陈先钰,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聪慧,先生教的知识,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完全掌握。同时,父母亲也一直教导他要做一个有志气、有本领的人。就这样,陈先钰懵懵懂懂的在爱意中渐渐长大成人。
长大后的陈先钰,尽管自己家中过得比较殷实,但他发现同村的许多同龄人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暧的日子。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常将家里的食物拿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甚至将自己的衣服送给那些家庭非常穷的孩子们穿。
就这样,陈先钰在同龄的年轻人中非常有威信,加上有知识、有文化,讲话得体,做事公道正派,很快就成了村里年轻一代的领头羊、智慧树。
B、突然“失踪”,引起了地方民团的警觉
陈氏宗谱有陈先钰烈士的记载
由于陈先钰聪明、智慧、懂事,全村庄的大人都喜欢把他作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村里不管谁家做红白喜事,都会主动请他帮忙,陈先钰也总是乐意帮忙,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家中富有而看不起同龄的伙伴们。
1927年,已经26岁的陈先钰,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父母的操持下,通过媒人说媒的方式,娶了邻村熊家比他小6岁的熊娣妹为妻。第二年,儿子陈绪璜也来到了人世。陈家的孩子娶妻又生子,不仅双方的父母高兴不已,也让周围一带的同龄人羡慕不已。
由于陈先钰说话和气,办事公道,不管谁家有了家长理短的事情,大家都愿意找到陈先钰倾诉一番。尤其是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等4名年轻人,几乎每天同陈先钰形影不离。陈先钰家是大户人家,田地多,碰上农忙季节,他们都会主动到陈家来帮忙,陈家总是拿出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1928年底,陈先钰同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等5名年轻人突然一起“失踪”了。活生生的5个年轻人突然“失踪”,不仅让这5个家庭感到意外,大家都以为他们是在外面“出事了”;同时也震动了国民党当地的地方民团,他们都对陈先钰等5人的“失踪”,也有着种种猜测和忧虑,但众说纷纭。
当时,正值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程子华领导的红军活跃在鄂东南的通山、大冶、阳新、崇阳、通城、咸宁以及江西的修水、武宁、瑞昌一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让当地的国民党地方政府头疼不已。
陈先钰他们的突然“失踪”,国民党地方民团首先就怀疑陈先钰他们可能参加了红军,并以涉嫌“通共”为由,经常派人到他们的家中进行骚扰,他们的家属反复被找去话。在当时,只要被扣上“通共”的帽子,全家人都会遭殃。
由于陈先钰他们在“失踪”之前没有表现出任何征兆,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干什么去了,也就无法回答地方民团的种种问话。
C、参加革命,随同部队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翻找陈先钰烈士的资料
1928年7月,正当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人领导和发动了湖南平江起义。平江起义的枪声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湘鄂赣,轰动了全中国。这次起义的成功,正式宣告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由于鄂东南地区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江天堑横贯于北,幕阜山脉环绕于南,控制这块地区,就等于切断了长江大动脉,并直接威胁武汉、九江和长沙,影响湘鄂赣三省。红五纵队的这一军事行动,无疑是在敌人心脏里插入了一把钢刀。
1929年9月底,近1000人的红五纵队从平江黄金洞出发。部队夜间行军,破晓宿营,红旗也暂时收起,外人无法辨认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经过10多天的长途跋涉,首先抵达湖北崇阳。一到崇阳,红五纵队出奇制胜,打响了进军鄂东南的第一仗。
当地群众知道是从江西过来的红军后,如久旱逢甘霖,争相腾房子、送铺板。接着,李灿又率红五纵队奔袭通山县横石、富有、大阪等地。
10月中旬,红五纵队党委和通山、大冶、阳新、崇阳、通城、咸宁县委举行联席会议,确定了鄂东南武装割据的方针,决定夺取通山、大冶、阳新三县。同月底,红五纵队先是攻占通山县城,后又转攻阳新,先拔掉龙港镇和龙港洞两个据点。11月初,红五纵队攻入阳新县城,接着又横扫通山、阳新、大冶3县之敌,初步打开了鄂东南武装割据的局面。
从1929年底到1930年初,红五纵队湘鄂赣边界向国民党反动派发生数十次战斗,双方互有伤亡。部队要扩展,需要大量兵源,红五纵队通过地下党组织,发展和壮大自己的队伍。
早在1929年10月,陈先钰就与红五纵队的地下党组织在瑞昌县城有了秘密的接触,很快就使他认识到:只有中国工农红军就是百姓自己的队伍。
于是,思想进步的陈先钰也就很快被地下党组织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他悄悄地回家,发动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这4位靠给当地富裕人家打长工的青年参加了红五纵队,成为了真正的红军战士。他们在李灿的领导下,开辟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余次。
D、半夜探亲,被知情村民说漏了嘴而暴露遭逮捕
檀山村原党支部书记程忠春指认陈先钰烈士牺牲的地方
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参加红军后,正值他们所在的红五纵队协助国民党独立十五旅中的共产党员发动了“大冶兵暴”,震惊了整个鄂东南地区。
1929年12月13日夜晚,大冶南郊的渔民准备了近300条小船,送红五纵队偷渡涂源湖,神不知,鬼不觉,直插大冶城下,与城内的地下党组织遥相呼应,趁机发动兵暴。14日拂晓,一杆红旗插上大冶城头,活捉伪县长吴屏阶,建立了红色政权。此时的红五纵队发展到3个支队,6000多人,一时间,红五纵队军威大振。
陈先钰由于有文化,有思想,能说会写,又带来了多位村民参加红军,部队提拔他担任连队的组织委员,负责连队的组织工作。
1930年春,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他们跟随部队转战鄂东南,再次攻入阳新县城,并向大冶至咸宁的铁路沿线频繁出击,攻占金牛、保安、柏墩、汀泗桥、贺胜桥、马桥、官埠桥等车站,破坏铁路和电话线,使武汉、长沙的反动派大为震惊。
不久,湘鄂赣苏区发动红五月暴动,红五纵队奉命南返,参加红五军夺取平江城的战役。途经赣北的瑞昌县城区时。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他们考虑到自己参加红军都是秘密进行的,突然离家时间这么久,家里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行踪,担心家里人为他们担心,刚好这次部队南返又途经瑞昌城区,位置离家又近,何不回家看看?!他们在请示领导并得到同意的情况下,5个人半夜悄悄地潜回各自的家中,准备向家人作个告别,然后再随大部队南返。
陈先钰一回到家中,看到已经一岁多的儿子能开始蹒跚走路时,兴奋不已,抱起来亲了又亲。尽管是悄悄的回家,父母与妻子的说话声和孩子的欢笑声还是惊动了邻居,得知“失踪”了一年多的陈先钰突然回家了,大家都起床赶到陈家,来看望一下陈先钰,询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顺便安慰一下他们一家人。
就在陈先钰与乡亲们围着堂屋一圈正谈得开心时,突然,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地方民团团丁冲了进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并将陈先钰从家中带走。紧接着,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等人也先后被带到民团团部。
原来,国民党地方民团在檀山村设置了一处炮台,炮台上每天有几十名团丁驻守。团丁也是当地人多,与当地村民都很熟。当时,正当陈先钰与村民们在家中谈话时,一名年轻的小伙子突然临时有事要去檀山,路过炮台时,就将陈先钰等人突然回村的消息透露给了驻守在炮台里的守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炮台的负责人立即将消息通报到国民党瑞昌县政府,并发动突然袭击,将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一同实施了抓捕。
E、惨遭杀害,妻子被当“红匪家属”遭到转卖
陈先钰烈士墓地周边都种满了油菜
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他们被当地民团逮捕后,分别遭受到了严刑拷打,受尽了酷刑;尽管他们一个个坚贞不屈,国民党反动派也始终没有从他们口中获得半点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国民党反动派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了大量证据,证实了他们都参加了红军。
1930年9月,国民党地方民团在没有收获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后,最终以参加“共匪”为由,决定对他们全部执行枪决,以儆效尤。
刚开始,地方民团准备将他们押解到赤湖边的鲶鱼洞执行枪决。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陈先钰一名家住檀山的堂姑在当地颇有名望,就宴请了地方民团的负责人一起吃饭。民团负责人最终答应将陈先钰他们安排在距离陈家不远的陈家畈蓄材林(又叫学士林)行刑,便于家属收尸。
9月13日一大早,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被一同押解到陈家畈蓄材林,英勇就义。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没有牺牲在战场上,竟然惨遭到家乡民团的杀害。
陈先钰、陈敬学、陈德祖、王文任、王文法他们牺牲后,所有的家属都受到了当地民团不公正地对待,被贴上了“共匪家属”的标签,处处刁难红军家属,没收他们的土地,并且不让他们的家人在当地做任何生意,只能靠卖苦力为生。
陈先钰的一位叔叔非常爱面子,因为接受不了“共匪家属”这个标签,主动要求与陈先钰一家划清界限,并擅自作主,将陈先钰的妻子熊娣妹逐出家门,转卖到白杨黄桥大屋周一户贫困家庭,也受尽了折磨。
熊娣妹带着不满两岁的儿子陈绪璜被卖到黄桥大屋周后,周家人并不待见这个外来的儿子,经常是饱一餐、饿一顿;有时候走路不小心跌得头破血流,也没有人搀扶一把,任凭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没人去理会他。
陈绪璜跟随母亲在大屋周家住了不到半年,远在檀山的堂姑婆得知这名可怜的侄孙的艰难处境,于心不忍,随即赶到大屋周家,将这名侄孙抱到自己家中抚养,直到长大成人。
全国解放后,陈先钰被党和政府评为烈士,陈家的境况才开始有所好转。不久,熊娣妹、陈绪璜因为是陈先钰的直系亲属,享受到了“烈士家属”待遇。
后来,陈绪璜也结婚成家,生了三子一女,分别叫陈敬洪、陈敬松、陈敬斌、陈敬花,个个都继承了爷爷的基因,人人都有出息。
如果陈先钰烈士地下有知,也算是告慰了他的在天之灵。
(注:此稿的采访,得到了白杨镇党委、政府以及檀山村原党支部书记程忠春和陈先钰烈士的长孙陈敬洪的大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