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南阳乡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各村新设“党员服务站”为抓手,广泛动员农村普通党员,全面做好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和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党员服务站,当好党的“传声筒”
“上坂村的全体村民们,我们今天在广播上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这是该乡上坂村“党员服务站”宣讲小分队正在通过广播持续向群众原文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讲话精神入心入脑。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农村老龄化,面对互联网和手机大力普及,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基层、在农村的群众了解国家利民惠民的政策仍然依靠基层党员干部的口口相传。村“两委”干部一般仅3-4人,“党员服务站”极大的补强了宣传力量。各行政村“党员服务站”的成员原则上每个自然村1人,均为在家热心党员,他们长期居住在农村,或在茶前饭后,或在乘凉纳阴,他们都能把好政策用接地气的、群众能听懂的语言传播到同村同组的群众心里,同时也能利用家族微信群等新媒体方式将政策信息发送给在外务工群众,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政策主张、享受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传播宣传到位,让群众及时、有效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
党员服务站,做好群众“倾听者”
“只要下雨,这里就臭的很呐,下水道都是老早的管路了,组里也没什么钱,就指望村里和乡里能帮忙搞下。”在该乡双桥村宝山自然村送红色电影下乡现场,几个老百姓和“党员服务站”的成员边看电影边闲聊说起“下水道”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过了两天,“党员服务站”站长列席该村支委会议时就将该问题上报到村,后反馈到乡,并纳进乡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全新铺设污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截止7月底项目已施工完成。
“党员服务站”聚焦广谋民意、广集民智、广聚民力,以群众意愿为取向,倾听群众最想说的话。服务站一般设立在老年活动中心、幸福食堂等群众较为聚集的地方,成员实行轮流坐班,确保1人在岗主动接访群众,并做好台账登记。同时,针对矛盾纠纷问题做到及时排查,能解决的立即帮协调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劝解工作,坚决防止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局部性问题扩散为群体性事件。站长每月列席支委会议,及时反馈群众的诉求,并了解全村中心工作开展情况,主动建言献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该乡依托“党员服务站”入户走访、开展座谈,深入了解民情诉求,做好清单登记,全乡累计收集到150余项问题,内容涵盖基础建设、便民服务的方方面面,绝大多数已在村解决,其中11项纳入了乡本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党员服务站,争做人民的“勤务员”
“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饮食健康问题,我们建设了‘幸福食堂’,定时定点开饭,目前共惠及孤寡、留守老人72人。但仍有不少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距离较远的老人,为了让他们在家吃上热乎饭,我们就推出了点餐+配送的‘外卖’模式,由‘党员服务站’负责免费送餐,确保不落一人,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乡排砂村负责人谈起“点餐外卖”初衷时如此说道,“党员服务站”的12名公益服务老年人的“外卖骑手”就此成为了南阳乡村的一幕暖心风景线。
点亮身份,夯实堡垒,“党员服务站”的党员队伍就是一支志愿冲锋队,他们始终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依归,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群众之所困。在“亲情连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他们就是老师、是玩伴,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最真情的陪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他们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养老服务升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当前愈发严峻的防控工作中,他们更是活跃于返瑞人员摸排、疫苗接种宣传、核对名单、摸排登记以及临时接种点志愿服务、公共场所防控督查。
通讯员 黄国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