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寓意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积极应对新老交接,培养创新性人才,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刚性发展需求,9月18日下午,瑞昌市第七小学2021-2022学年度“青蓝工程”启动仪式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行。26对师徒教师牵手结对,共赴成长之路。
仪式上,副校长余新荣宣读师徒结对子活动协议,教研处主任周光辉宣读师徒结对名单。26对师徒教师郑重地在活动协议上签字,在徒弟握住师傅手的那一刻起,一份特殊的情感纽带将他们联结在一起。
校骨干教师陈代做师傅代表发言。她对自己在师傅的传、帮、带影响下迅速成长心怀感恩,如今传承作为师傅,她表示一定会严格要求自我,在师德师风、业务技能上做表率,倾囊传授,履行师傅应尽的职责。新考入编的青年教师张玉杰做徒弟发言。她介绍作为年轻一代的新教师,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自身缺乏教学经验,内心迫切需要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她承诺将在师傅的指引和带领下,认真学习和钻研,主动多问、多听、多思考和总结,在学习师傅经验的同时,从自我实际出发,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仪式最后,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能希发言。他表达对担当师傅的骨干教师诚挚谢意,对成为徒弟的青年教师深切厚望。他提出师徒们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青蓝工程”开展的重要意义,学校畅通了优秀教师的培养保障,师徒们要以此为平台,自我提升,快速发展。他还指出,拜师不是一个单纯仪式,更重在求真务实去落实。师傅扎实教,徒弟认真学,教研搭建多种活动,多样化展示活动成果,以真正达到青年教师“一年合格,三年称职,五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青蓝工程”的前奏已然吹响,它必将影响着一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接下来,学校将密切关注师徒们的学习情况,建立公平的考核机制,力促青年教师的发展达到预期目标,让学校的师资更加优异,让每名教师在教育路上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讯员 程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