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的迪畲自然村
错落有致的新型别墅群,标准统一的建筑外立面,新颖别致的风雨亭廊,用旧砖瓦和老式物件构成的桥面栏杆,能俯瞰整个村落的景观平台,采用景观式提升的公共空间……深秋时节,记者穿行在瑞昌市洪下乡迪畲村迪畲自然村的村头巷尾,使人强烈的感受到了这个璀璨夺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风采。
新颖大气的别墅
迪畲自然村位于瑞昌市洪下乡迪畲村,东面毗邻沈家自然村,北面紧靠横立山乡的山脚,西面紧邻大屋冯村,南面与洪下乡人民政府相望。这里是一个依山傍水、地理环境非常优越的山区自然村落。该自然村现有213户1000多人口,是瑞昌市四个最大的自然村庄之一。
新颖别致的别墅
据介绍,迪畲自然村全部是何姓,早在明朝永乐15年,即公元1417年,何氏宗元公自茶棚坂迁居于此。据瑞昌县志记载,何杰为嘉庆年间武举,并建有敦彝堂,这里也是北部战区将领何纪抗将军的祖宅,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陪同记者采访的迪畲村干部何芳芳笑着告诉记者。
何杰故里
从洪下乡人民政府旁边的一条水泥公路往北蜿蜒延伸,不到两公里的路程,就是迪畲自然村。从村口下车,记者发现这个“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像乐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时尚的配套设施、传统的村落格局,构成了迪畲自然村的自然和谐,富裕时尚和生态宜居等魅力特征。
风雨亭廊
“只要到了这里的人,就能体验到迪畲自然村人守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执着情怀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情怀和精神的坚守,彰显了迪畲自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生态环保特色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传统村落的格局风韵,使时尚元素与传统风貌在这里得到了同步发展。”何芳芳对记者说。
用旧砖瓦构建的护栏
沿着沿河村道往前走,记者发现,用旧砖瓦和老式物件构成的桥面栏杆,尽显古香古色;入口广场上设置了一座新颖别致的风雨亭廊,突显别具一格;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仿木栏杆,着实“以假乱真”;可以俯瞰整个村落半山腰上景观平台,显得“目空一切”;两溪交汇处用石磨构成的跌水景观,真正漂亮大方……
跨河而建的金水桥
“说句实在话,在建设新农村之前,我心里也没有底。看到村民们一双双信任目光,我才挑起了这副担子。”作为迪畲自然村新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的何中辉告诉记者,“迪畲自然村虽然地理环境好,依山傍水,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居住场地面积狭小,造成房屋之间间距狭小,公共空间非常不足,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
从窗户上露出的是村民的笑脸
如何将有限的公共空间进行提升,在外创业多年、见多识广的何中辉经过苦苦的一番思索,决定利用现有资源,首先对村口特色空间进行营造,对村旁溪流自身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他们在对公共空间进行景观提升的同时,又依托溪流和山体特色,架起一座“金水桥”,跨河向山上开辟新的公共空间,顺着一条用石材铺设的石阶路,一座可以俯瞰整个村落的景观平台在对面的半山腰建了起来。
用旧砖瓦构建的护栏
“原先,村庄入口平台过于开阔,没有休息停留的设施,现有的核心溪涧区缺乏景观特色。我们依托环境整治的这个契机,对溪水边的护栏进行更新和景观化处理,清除杂草,铺设草坪和汀步,在现有的平台上增设亭廊,现有的矮墙上贴文化石。溪水和道路之间,进行硬化和绿化,以满足车行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好的景观效果。”何中辉对记者说。
用磨石构建的跌水石阶
建设新农村,光靠国家的那点补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钱怎么办?“要么不建,要建就要建好,没钱,大家也可以凑一点。”在新农村建设之初,村民何祥画首先捐款6万元;紧接着,何祥文、何祥章兄弟合伙捐了10万元,作为新村建设正副理事长的何中辉(大)、何中辉(小)也带头各捐4万元;随后,何中文、何平洲、何明星、何子文、何华中等一大批在外从事疏通行业的大佬也积极跟进,以万元以上的数字捐款,不到两天时间,村民捐款达130余万元。
保证河床生态
“迪畲自然村,自2020年初启动新农村建设,同年12月通过验收,整个项目总投资420万元。资金来源为5个省级新农村点150万元,亮点增加30万元,乡政府支持资金20万元,公厕项目4万元,相关部门支持约20万元,村民捐款130万元。”作为新村建设理事成员和现场施工负责人的何华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休闲凉亭
“我们村庄有个特点,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疏通行业,都颇有成就,也见多识广。只要是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大家非常团结,一个个都巴不得早日将家乡建设好!”何中辉向记者介绍。
村民们正在施工
村中心广场是整条河流的中心,也是最重要的节点,人流量大,需要有休息设施,于是,一座新颖别致的风雨亭廊——悠然亭建了起来;景点需要形成特色景观,他们就用弃用的砖瓦和石材,建成自然景观墙,既可以美化山脚,也可以废物利用;碰到多角的空地,就因时制宜,设置健身场所,周边用石磨做拨打镶边,除健身器材外,还可以设置休息坐凳;空地进行植物美化,现有空地进行绿化,草坪上点缀一些小灌木。
沿河别墅
迪畲自然村还有一个自然现象,由于村庄处于双溪交汇处,丰水期时,满河溪水,气势磅礴;一到枯水期,整条河流又显得亲水不足。于是,他们又想出了点子,在清理河道杂草的同时,增设跌水石阶,进行适当蓄水,使得这里常年有水不断流,四季潺潺流水。
沿河步道
与此同时,为了优化山体植物景观。他们还特别打造了花溪景观,由鹅卵石和石磨汀步组成的人行道。桥旁设置亲水平台,对现有的水渠进行清理,通过特制的瓦片滴水、石磨等设置,形成喷泉景观。“道路宽了,村里亮了,环境美了,笑容多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现年72岁的何中典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跨河凉亭
“由于迪畲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已经成为全市新农村的亮点之一。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下一步,洪下乡人民政府准备利用迪畲自然村独特的自然资源,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AAA级森林公园。到时候,周末来这里游玩的人就多了!”迪畲村党支部书记何中秀自豪地告诉记者。市场信息报记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