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46公里
11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召开江西省河湖管理和保护新闻发布会。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实施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十大行动计划,生态优势持续得到巩固提升。
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46公里
2018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入推进全省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将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作为河湖管理的重要手段。全省共排查“四乱”问题137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共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146公里,清理非法占用河湖水域面积超过85万平方米,清理非法采砂点178个,清理非法砂石量近3万立方米,打击非法采砂船只69艘,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超过10万吨,拆除违法建筑约32万平方米,清除非法围堤76公里,清除非法网箱养殖43万平方米,清除违规种植大棚近1万平方米,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我省大力开展非法矮围清理整治。截至目前,我省共处置完成41处非法矮围,拆除非法矮围49公里,恢复自然水面6.7万亩。我省结合禁捕退捕,进一步摸排、清理长江、鄱阳湖矮围问题,保障河湖行洪畅通无阻。
我省圆满完成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2018年以来,我省以实际行动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对境内152公里长江岸线利用项目开展清理整治行动。通过各部门、相关市县通力协作,全省共拆除长江干流码头项目46座,规范提升码头项目76座,腾退长江岸线4645米,拆除建筑物面积2.3万余平方米,清除弃土弃渣6万余方,复绿面积10余万平方米,长江干流沿江美丽风光带亮点纷呈。
全省河湖划界任务基本完成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结合河湖长制工作,整合形成“全省河湖划界地理信息数据库”,委托技术支撑单位完成划界成果省级复核。其中,河道划界999条、岸线长度7.7万公里,湖泊划界113个、长度0.5万公里,明确了河湖管理边界线。
我省加强涉河项目审批与监管。严把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关,做到应审尽审、应查尽查,从源头上防范侵占河湖水域和岸线问题发生,对审查发现可能影响行洪安全的坚决要求整改到位。2021年以来,已完成省级权限内涉河项目审批31个。对于已审批项目,组织开展事中事后监督检查,2021年,对2015年后审批的111个项目进行逐一复查,防止超规模、超范围等批建不符的问题发生。
记者了解到,我省已完成长江(江西段)、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鄱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
2万余名河湖长守护河湖健康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实施湖长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018年的90.7%上升到2020年的94.7%,提升了4个百分点,国控、省控和县界断面全面消灭了V类及劣V类水体,水更“清”了。
我省持续开展以“清洁河湖水质、清除河湖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内容的“清河行动”,深入实施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来,累计排查、整治影响河湖健康的突出问题6474个,有力促进了河湖的管理和保护,河更“畅”了。
全省累计完成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超889.44亿元,711个村自主创建为水生态文明村,流域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景更“美”了。
我省不断强化河湖长履职尽责,全省各级2万余名河湖长认真组织开展河湖管理保护治理工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9万余名巡河员、保洁员、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河小青”志愿者主动参与,“河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全面形成了“河湖长+河长办+责任部门+基层河湖管护队伍”齐抓共管格局,力更“强”了。
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我省水系发达,河湖众多,共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3700多条。根据全国水利普查成果统计,全省现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67条,常年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86个。长江干流152公里流经江西,我省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汇流注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完整的鄱阳湖水系。
我省提出,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由大江大河大湖向中小河流、大中型灌区骨干渠系、农村河湖延伸,实现全省河湖全覆盖。
推动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修编,加强划界成果运用。推动五河一湖一江河湖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修编,将水域岸线按规划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开发区、开发利用区,严格水域岸线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
加强涉河项目监管,规范涉河项目管理。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许可、监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岸线管控要求的一律不得许可。
加强河湖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手段,建立和完善河湖管理“一张图”,将河湖管理范围线、河湖“四乱”问题、涉河审批项目等相关信息数字化、图示化,提高河湖管理效率。吴跃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