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冬至时节,记者驱车来到位于瑞昌市黄金乡界首村的黄金乡金丝惠民食品加工厂采访,刚进厂区大门,车间里就传出了很有节奏感的木槌槌打声。走进车间,20多名妇女正在忙碌着加工鱼面,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鱼面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加工鱼面。先是将一筐筐鲜活的白鲢抬了进来,经过现场清理、鱼肉分离、薯粉混合、揉搓成团、人工捶打、烤箱加热、包装成卷、自然冷却、切割成片、晒干成型等十多道工序,美味的鱼面就制作好了。
“‘黄金鱼面’,过去是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制作鱼面;过年了,家家户户要吃鱼面;如今,‘黄金鱼面’是一个品牌,真正形成了一大产业,已经将‘黄金鱼面’投放到全国各地市场!”“80后”出生的黄金乡金丝惠民食品加工厂法人代表王辛卫告诉记者。
王辛卫告诉记者,传统的“黄金鱼面”叫薯鱼,也叫鱼面,主要由白链鱼和红薯粉加工而成,自古就是黄金的特产。薯鱼的味道鲜美,虽然是白链鱼和红薯粉加工而成,可是吃起来没有鱼腥味,成为当地的一绝。
每年秋冬季节,是制作鱼面的黄金季节,此时薯粉最为新鲜,白鲢最为肥美。男人们从集体的鱼塘里捞出早春放养的白鲢,勤劳的女人们马上忙碌起来,刮鳞、撕皮、去刺和头尾,只留下纯鱼肉,再拿出早巳准备好的红薯粉,来到臼房进行和面。
“和面需要‘慢工出细活’,先把鱼肉和红薯粉按比例(一般10斤鱼5斤红薯粉)和好,再放在石臼里慢慢臼,妇女们用竹棍不停的翻动,看情况适当添加薯粉。和好鱼面拿回家,一家老小先把面团撕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洗衣棒把面团锤成薄饼,卷成条状,然后上锅蒸,冷却后切成丝,坐等晒干,鱼面总算做好了。”65岁的工人刘杏兰对记者说。
“如果想吃一碗味道鲜美的鱼面,煮鱼面却是一个技术活。用冷水放鱼面,因为用热水煮一定会有鱼腥味,另加生姜、辣椒、大蒜等佐料;根据各人口味选择煮的时间长短;最后再加上点瘦肉和一个煎鸡蛋,撒上一把葱花,一碗香喷可口、金黄色的鱼面就出锅了。”今年刚满50岁的工人程金花笑着告诉记者。
王辛卫是个很有家乡情怀的小伙子,在创办黄金乡金丝惠民食品加工厂之前,他一直在外地务工。在外当“游子”时,总是牵挂着家乡鱼面的味道。2017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制作鱼面的人越来越少,就萌发了把这一传统手艺传承起来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开发“黄金鱼面”,2018年,王辛卫与界首村委会和44户“十三五”贫困户合作,共同投资,通过“个人+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的发展模式,创办了黄金乡金丝惠民食品加工厂,配备现代化食品加工设备,进行鱼面规模化生产。
“目前,工厂已经开设了2条生产线,按每天每条线500公斤的产量计算,在第一年即可年产5万斤。按照现在40元/公斤的市场价,年销售额可达200万,参股脱贫户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每年为村级集体创造了8万元的收益,真正形成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王辛卫说。
“一碗味道鲜美的‘黄金鱼面’,不仅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也吃出了黄金乡乡村振兴的‘加速度’!”年轻的界首村女干部贺萌俏皮地对记者说。市场信息报记者 朱淳兵 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华 通讯员 谈尧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