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各种限制 团干来源更加丰富
方案提出,改革团省委机关机构设置,按照“减上补下”的原则,团省委机关内设机构精简20%,编制精简5%,对机关内设部门进行优化调整,新设立了青年发展部、志愿服务和社会联络部等部门。
记者发现,改革将推动全省各级团干部来源更加丰富。方案提出,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建设专职、挂职、兼职干部和志愿者相结合,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团的领导机关干部队伍。
方案提出,创新团委机关公务员遴选办法,建立新录用公务员跟班学习制度。同时,要改进团干部选任交流,创新团委机关公务员遴选办法,建立团干部转岗推荐机制,加强机关专职团干部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
据介绍,现在都是专职团干部,改革以后,团干来源更加广泛,挂职、兼职干部从符合一定条件、具备议事能力的各领域青年中广泛选拔,重在从工作需要出发,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安排挂职干部全面参与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兼职干部在重要工作决策和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中的优势和作用。
改革后,团省委机关各部门配备的挂职和兼职干部占团省委机关干部总数比例达到50%以上。市、县(市、区)团委专职干部应按编制数量配齐,县(市、区)从整体盘子里调剂编制充实团委工作力量。市、县(市、区)团委挂职、兼职干部占机关干部总数比例不少于60%,其中领导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
控制团员比例 团员要成为注册志愿者
记者发现,改革后想入团可没那么容易了。方案指出,针对长期存在的团员发展比例过高、“团青不分”、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等基层基础问题,方案明确提出,改进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初、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例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到2025年努力将总体团青比例降到30%以内。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目前团青比例过高、团员在青年中的模范作用不强等问题,方案提出要求严格控制增量,制定团员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另一方面,要求严格管好存量,做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衔接,严格入团程序,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创新团的组织生活方式,推进全体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和新入团员同时成为注册志愿者。
今后,我省在入团程序更为严格,实施“十程序、三公示”,例如,入团积极分子在确定为团的发展对象前,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和团课学习。
社会化项目化 培养青年社会组织
方案提出,要改进团的工作方式,采取“政府支持+团组织建设管理、政府支持+团组织指导+社会化运作、市场化运行+公益性推广”的模式,加强“青年空间”等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吸引具有专业知识方法、工作技能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团的工作。
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共青团+互联网”格局,建设以“江西共青团”为品牌的团属新媒体阵地,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组建江西共青团网络智库。建设青年大数据分析系统。到2020年,努力建成7000人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加快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智库建设。
促进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在关键领域、重要群体中培育共青团直接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探索向社会购买服务。并推动共青团工作项目化。围绕青少年实际需求,分级分类建立团的工作项目库,组建项目工作组。
方案还提出,要把“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基层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推动党组织将推优纳入党员发展工作规划。
(文/记者汪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