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用水源头“动脉血管”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灌溉正当时。清沟排水、疏通渠道、铲杂除草……尽管天气寒冷,在宜黄县的田间地头依旧可见疏通水道、引水灌溉的忙碌身影,奔涌的河水从各干支渠流进农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春忙景象。
去冬,该市降水量比往年偏少,正月以来则形势反转,连绵春雨不断,为确保全年灌溉工作顺利实施,该市水利局立足工作实际,提早谋划,主动作为,打通用水源头“动脉血管”,疏通田间“毛细血管”,狠抓责任落实,既解决输水“主干道”,又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
打通用水源头“动脉血管”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周密部署,要求各县区组织水管人员及时对干、支渠道及输水建筑物进行彻底的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渠道淤积、启闭机损坏等隐患及早列入春季岁修计划进行维修,确保输水畅通、启闭灵活、安全可靠。二是结合河长制、全域无垃圾活动的深入开展,对辖区内的管理范围实行“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的措施,划段承包,责任到人,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制,制定有效防范应对方案,加强巡护检查,坚决防止水毁、水污染事件发生,确保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及生活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
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
深入村组调查宣传,强化为民服务意识。一是按照“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原则,结合灌区实际,水管人员深入村组,走访用水户,准确掌握土壤墒情、播种面积、种植种类等数据,摸清现有状况下的需水情况,分析全年灌溉用水形势,掌握灌区播种面积和旱情动态,为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调度水量,保障灌溉用水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选派灌溉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指导农民、种植大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夏秋作物比例,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能作用,督促指导村组群众,对所辖斗农毛渠道开展排障清淤工作,保障输水渠道畅通。三是要求水管人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用水效率,做到“用好水、服好务、浇好地”,为助力该市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科学合理制订了灌溉用水计划
据悉,当前该市担负春灌供水任务的30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较常年基本持平,22座大中型灌区春灌农业用水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特别是廖坊灌区二期工程的正式通水标志着抚州当地将改善并新增当地灌溉面积33.05万亩,惠及临川、金溪、东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四县(区)19个乡(镇、场、街办)。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根据该市库塘蓄水情况和各种农作物分布面积及需水情况,对现有中、小型水库实施联合调度方案,科学合理制订了灌溉用水计划,把水量分配到各地,努力保证春耕备耕生产需水要求。 邓 伟 文/图